满纸喁喁语未休,英雄血泪几难收。
痴情尽处灰同冷,幻境传来石也愁!
这是清代乾隆期皇室睿亲王淳颖为《石头记》题的一首七律的前四句。
遗才谁识补天人?
这也是清代皇室荣郡王的孙子贝勒奕绘题《石头记》中的一句。
寻诗人去留僧宿,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
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酕醄白眼斜。
——《东皋集·赠芹圃》后三句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
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
阿谁买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四松堂集》中《赠曹芹圃》
以上两首诗是敦家兄弟写的曹雪芹当时的生活处境。
他多才、狂放,他情痴,他英雄气魄,他一腔血泪——无人能识其抱负才华。
他飘零僻野山村,贫病交加、“举家食粥”,还要受到官家的迫害和欺凌。
曹雪芹好友敦诚所著
1、曹雪芹究为何人?
来看看鲁迅是如何看待曹雪芹的。
鲁迅在他的学术著作中对曹雪芹称呼为“雪芹”,而不是加姓,也不叫名。(《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篇《清之人情小说》)。周汝昌老先生说,称呼号而不叫名,是中国古俗最为爱重而亲切的称谓方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礼数上的讲究。
可见鲁迅先生对曹雪芹的敬重爱戴之情。
鲁迅先生还说曹雪芹幼时“实在是大世家的公子”。
大世家的公子,不同于一般人。当然不仅仅指出身名门望族。还有重要的一条是,文化基础积累深厚。
雪芹如果不是一位大世家的公子,绝对写不出这部“只立千古”的《红楼梦》,这是梁启超先生说过的话。
这位大世家公子与其他贵族子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他身上,交织着多重冲突。
比如,满与汉,贵与贱,盛与衰,荣与辱,南与北,雅与俗,才与情,情与礼,命与运,痴与悟……重重矛盾交织在他的身上,“冲突斗争”。品位骨格奇高,又忤逆放浪,构成了一个奇特又高雅的“畸士”。
《泣血红楼曹雪芹传》
曹雪芹给后世留下了一部经久不衰的中华文化巨著,同时也留下了一系列的谜团。围绕曹雪芹的书籍不少,有曹雪芹传奇故事的,将曹雪芹塑造成了一个智慧、正义、天才的化身。比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曹雪芹传说》。
有依据《红楼梦》来编撰曹雪芹人物传记的,比如《花谢花飞花满天曹雪芹传》。还有拿贾宝玉来当做曹雪芹的,将《红楼梦》中几个人物叠加曹雪芹的分身,比如《考证曹雪芹》。
那这本《泣血红楼曹雪芹传》与上述三本“曹雪芹”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本书究竟讲了曹雪芹的什么?它的意义和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
2、《泣血红楼曹雪芹传》不仅介绍了曹雪芹,同时也介绍了中华文化
作者周汝昌老先生说,考古家掘得几枚碎陶片,运用他们的专业学识与技术技能恢复成了一个“完整”的古陶罐,实在神奇!而我呢,所有的也只是几枚“曹雪芹”的碎片,却要把它们“恢复”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陶罐”——你看这难不难?我恢复成的,毕竟是个什么?只有请读者给以估价了。只盼读者勿忘了一句话:介绍曹雪芹,其实就是为了介绍中华文化。
《泣血红楼曹雪芹传》不仅仅是一本人物传记,还是一本介绍中华文化的书籍。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这本书被选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大型丛书,第一批出版的十大历史人物之一。
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了繁重的实地采访,尊重史实。
因此本书无论从史实研究、文学艺术创作、还是从人物精神的价值判断等方面都高于同类传记作品。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老先生
3、65年坚持研究红学和曹雪芹,写过5次《曹雪芹传》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史家、诗人、书法家。中国艺术研究终身研究员。著有《红楼梦新证》、《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红楼艺术》等书。
周汝昌老先生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涉足《红楼梦》研究,关于《红楼梦》的著作已出版了几十部。前后写过5次《曹雪芹传》,并且很多第一手资料都是亲自挖掘出来的。周汝昌老先生从研究“红学”到“曹学”,他的想法很单纯,就想为纪念这位文学巨星做点儿事。
曹雪芹和《红楼梦》是他耗尽了一生去探索的伟大事业。
曹雪芹与《红楼梦》
4、“诵其诗,读其书”,还要知其人——曹雪芹
周汝昌老先生在写《曹雪芹传》时,没有仅仅罗列事状行迹,没有凭空去想象。他把曹雪芹的传神写照、精神风采还原了出来。曹雪芹并不仅仅是一个小说家、诗人、画家,更是一位英雄、哲学家、启蒙思想家。
曹雪芹的生平小传:
生于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逝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年),享年40岁。(很多写曹雪芹传记文章中未考证出生年月,均以不详记录。而周汝昌老先生以曹雪芹的生前好友敦诚挽诗中推断出其出生年月)。
曹雪芹,名霑,字芹圃,号雪芹。清朝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籍。
祖籍辽宁铁岭,祖上曾被满军战俘,自康熙二年曾祖曹玺出任江南织造一职。曾祖母是康熙皇帝幼年保母,祖父曹寅少年做过康熙帝伴读,父亲曹頫过继到曹寅门下,继承父业。
雍正五年被抄家,父亲被抓入狱,老少主妇两代三人带霑哥儿离开南京,回到京城。
曹雪芹,曾是贡生,担任过内务府笔帖式、堂主事,是诗人、画家。
乾隆五年被牵连再次被抄家,从此家道破败,贫困流落。
曹雪芹中年丧妻,续补表妹李氏,爱子因病夭折,遂感伤成疾,卒于乾隆二十九年腊月除夕。
著有《石头记》传世八十回。八十回以后的书稿遭毁,伪本一百二十回流传后世。曹雪芹的真本正式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4.1 曹雪芹的“正邪两赋”之说
周汝昌老先生在书中开始以“阴阳邪正”来讲曹雪芹的童年启蒙。
曹雪芹自幼聪慧过人,对周遭的一切事物比常人早早多了一番洞察和思考。自己家在江南是皇家的代表使臣,连当地各级官员都要到家里去“请安”行礼。但他家却又是一种“下贱包衣”奴才的身份。
虽久居江南数十年,可家人总喜欢讲北京城里的一些事情。就连孟子、荀子的人性善还是性恶论,他也开始有所思考。他自己虽然聪慧惊人,才华出众,但却有一种别样的顽劣淘气。
他从众人的反应中看到了自己的“复杂性”。逐渐从男女、阴阳、善恶、邪正、吉凶……种种差异变化中思索参悟。为他日后写书时创造出的“正邪两赋”学说奠定了基础。
周汝昌老先生说曹雪芹本身是一个有双重个性之人,他早慧又早熟,有特殊的才华禀赋,对异性敏感而多思。常人若按照世俗常理是无法理解他、赏识他的。所以只好把他当作一个“不近乎人情事理、乖僻疯癫、不值得重视的不肖子孙。
这种人禀赋特殊,常人难解,世俗不容。属于生来带有异常浓烈的先天悲剧性的历史人物。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
曹雪芹性格还有一个特点便是“离经叛道”。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没有盲从于从皇帝起就奉为无上权威不可侵犯的宋朝朱子学说。当然,他也并非异端“邪教”的奴仆。
宋儒朱子为代表的学说则认为,人的贵贱、生死、寿夭之不同都是天命。将”气禀“学说定为先天命定论。
而曹雪芹却说,人的出生虽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帝王、高士、文星、艺师、侍女甚至优伶名妓,都同为”人“。哪里有什么贵贱等级之分呢?
他把宋明封建礼学驳斥过后,又大胆的提出了“成则公候败则贼”的响亮名言。
这些“离经叛道”的思想都为他的“正邪两赋”学说扎下了根基,也开创了他的哲学思想。
曹雪芹纪念馆故居
曹雪芹在提出“正邪两赋”论之前,在《红楼梦》中已经借贾雨村之口说明了,此义“非多读书识事,再加以格物致知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这又正好说他的这一哲学思想源自于道家老子。
“正邪两赋”是《红楼梦》的哲学总纲。正邪两赋说吸收了中国哲学“气论”的精华,认为人禀气而生,气有正邪,则人有善恶。而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气运的变化,决定了初世、盛世、衰世、末世的更替。
传统哲学则片面强调正邪善恶的矛盾对立,《红楼梦》则发掘出第三种人性并命名为“正邪两赋”。曹雪芹又列举了历代正邪两赋名士的实例,细分为逸士高人、情痴情种、奇优名倡三组,并以他们为参照,塑造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才女才子群像。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4.2 曹雪芹对“人”的巨大思索
曹雪芹的哲学思想可以说全部寄托在了《石头记》(《红楼梦》)一书中。为什么这样说呢?
周汝昌老先生说这是“说来虽近荒唐,细暗则深有趣味”。说明《石头记》的开篇听起来是荒言假语,其实蕴含有巨大的意义。
这“荒唐”先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开始,女娲补天算是中华的“创世纪”。女娲是神之女,创万物之祖,女娲重建天地,创造了人类。女娲炼五色石,为什么要“炼”?因为“炼”后才可用。
而《石头记》中的那块顽石是女娲炼而未用之石。说明经“炼”后,也有了“灵性”。这也就是从石头——玉——人的一个思维转变。是曹雪芹从初级灵性变为高级灵性的一个思维过程。
当石头有了灵性,意味着又了知觉、思维、情感等等,然后才具备做“人”的愿望。而“玉”为过渡之灵物。
周汝昌老先生说这分明带有一种朴素的物种进化思想。虽然这一思想与西方的达尔文“进化论”有所不同,但也说明曹雪芹的思想高度在当时的背景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万物皆有灵,而人属万物之灵性之首。
曹雪芹纪念馆铜像
4.3 曹雪芹对“才”的意义和命运思考
才,指人才。是曹雪芹最为关切的主题。包括他自己,也包括他在《石头记》中那群奇异的女子。
他一生惭愧悔恨的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暗指自己无才未能入选补天之大业;只能下世为人,又一技无成,半生潦倒。因此他倾注于一部“野史”小说,耗尽十年辛苦,得来字字血泪。
曹雪芹在《石头记》中关于“才”的用词很多。
如:“小才微善”——评众女儿
“才自精明志自高”——形容探春
“都知爱慕此生才”——王熙凤的判词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妙玉的判词
“才选凤藻宫”——指元春
那“才”到底又指什么?
现代人会想到“才”与文人有关,才华、才思、才情。还有才干,指一个人的办事能力。但在《说文》中“才”则指“草木之初也”。意思为植物萌发的生命力表现,又指内部蕴藏着强大的生机。
所以才说凤姐、探春是治理家事、兴除利弊之才。
社会对“才”的尊重和认可,可谓古来有之。按照曹雪芹的思想,人之才尤以“两赋”之“才”最为可贵。但这样的“才”不为世俗庸人所能认识到,所以有这样“两赋之才”的人命运遭遇均以不幸为结局。
可见曹雪芹对自己的个人才华和命运以及对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也是深刻了解的。
曹雪芹家族属满八旗中的正白旗
5、《曹雪芹传》小结
从这本《曹雪芹传》中,不仅了解到了曹雪芹来自于“诗礼簪缨”之族,从17首残留的诗稿中找到了曹雪芹的零星碎片,再依托《石头记》和脂砚斋评语,参考前辈留下的寥寥考证信息,一点一点搭建起了这部集文史和哲学于一身的文化集异之璧。也是周老先生前5期《曹雪芹传》的最完美的一次大终结和再创造。
《曹雪芹传》不仅还原了曹雪芹,还探索了《红楼梦》。“红学”和“曹学”从来就不可分割,《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毕生才思耗尽的呕心沥血之著。这部千古奇书,为后人带来了绵延又深厚的中华文化精神之果。
引用周汝昌老先生在开篇的《雪芹赋赞》中最后一句:
赞曰:大星不落,巨匠常新。通灵异士,慧业哲人。大智大勇,奇气奇芬。岂关稗史,实寄斯文。中华仰止,高山雪芹。
参考资料:
《泣血红楼曹雪芹传》
《曹雪芹传说》
《花谢花飞花满天曹雪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