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员情况
6月完成课时共7课,总时长14小时,应出勤28人/课,因病、因事请假共计36人次,出勤率82%。
二、课程情况
本月我们并没有完成上月计划,把快攻的多种变化作为一项重点加入训练。因为前半个月场地的篮筐坏了,其中一个篮筐降到最低,后半月我们才逐渐加入了全场快攻的不同变化,但是篮筐也没有完全修好,一面高一面低,不过好在不影响训练了。下月我们会继续完成这个计划。
分组后的训练,A组主要以一打一和二打二为主,为避免孩子枯燥交替进行。在对抗为主的训练中,教练更多的是对已经结束了的情况做总结和归纳,告诉孩子们下次遇见这样的情况应该用哪种更好的方式处理,但是这种情况很大概率不会马上出现,有可能下一个回合又是一个新的问题。这对于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很大考验,刚才的动作是怎么回事,教练讲解的处理拆分方法我能否明白,更关键的是下一次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我能否记起之前教练说的话,并且运用,对孩子来说确实是个考验。
理解力好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会进步稍快,不同于死记硬背,球场上一瞬间的处理,更多的是潜意识中的某个行为,我们球场上经常说的积累经验,就是这个意思。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在基本功逐渐退出主要角色的课程中,孩子们会更多的接受这种可能不能马上实施的指导意见。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耐心等候。
B组在运与传结合的情况下,偶尔也加入少许对抗,目的不是让孩子处理情况,而是结合自己的基本功来感受动作。平时教练天天强调侧肩重心低,总是做不到,这下加上防守,看你做不做,不做肯定过不去人,爱丢球。所以针对现在B组的同学,我们还是更多的强调人球结合的能力,强调基本功在球场上更加实用更加结合实战的成果。
三、下一步训练计划
下月的训练中,我们会把快攻继续融入进来,完成本月未进行完的训练计划,结合专项脚步,结合长传,增加孩子们在球场上的奔跑能力,同时教会孩子早期的分散路线,为以后的全场比赛打下基础。强调点位的重要性,篮球场虽然大,但不是你想往哪里跑就往哪里跑,想在哪里做动作就在哪里做动作的,自己的路线是否能完成自己所想的进攻目的,是否影响队友的位置和路线,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减速,什么时候跑弯道什么时候直线快下等等,都是有规矩的。目前的状态一是大部分孩子不敢跑,速度慢,不是他真的跑不快,一是他在球场上不敢使劲,不清晰快攻路线;二是点位不够清晰,比如三分线45度接球是最好的传、突点位,部分孩子随随便便,认为往里一步也不差什么,经常三分线内接球,看似就差一步,实则影响自己进攻优势,又挡队友的下顺路线。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强化的。
A、B组的孩子会继续参照本月的对抗以及基本功计划进行,完成小范围的对抗、传切等,不急于求成,不急于扩大范围,给孩子们更多的适应时间。
四、教练感悟
篮筐在最开始出问题的时候,我很着急,催了蒋老师好多次,想尽快修好让孩子们正常训练。但后来我发现,困难总是很好的“革命教育”方式。最开始只有一面场地有篮筐,我们就改变训练方式,利用好这仅有的“机会”,很多科目都可以不用篮筐,孩子们一样收获满满。后来一面篮筐高(因为液压杆出问题),一面篮筐低(因为五六年级的同学要参加一个比赛,听说比赛就用那么高的篮筐,训练时就降下来适应比赛)。但就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依然可以教育孩子不被外部情况所打垮,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篮筐吗,一面使点劲,一面轻轻上篮,就可以了,它是不是标准,跟我们能不能打好篮球,训好练,基本没有什么联系。多少篮球明星都是从街头那个能不能称之为篮筐都成问题的“筐”开始和朋友们玩起来的。与其把问题归结于外部因素,我们更应该找内在的原因,找我们能解决的原因,与其计较我上不进篮是因为篮筐不标准,倒不如在这种情况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我如何改变自己能上进它,才是我们能做的更有效的改变。就像我总跟孩子们说的,在任何情况下,想想:我还能做点什么。
打篮球的目的并不单纯的是打好篮球,在青少年篮球的训练方面,我们更应该注重孩子的性格养成,让他们拥有体育精神带来的毅力与坚忍,教会他们处理球场之外的困难,让他们通过篮球,学会更多的能力与态度,才是我们让孩子学习篮球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