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吉丽娜朱莉向布拉德皮特提出离婚的新闻,瞬间刷爆了朋友圈。
而我们在众多八卦和分析中也渐渐找出了其中一个关键因素,竟然是因为育儿理念不合!
在朱莉的离婚起诉书中,提到了皮特吸食大麻、酗酒以及暴怒等问题。在朱莉的心中,这些问题足以在孩子的成长中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为了子女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们毅然终结了这段让无数人祝福的婚姻。
我相信看到这条新闻的妈妈们肯定都会有某些触动。因为我们作为妈妈,真的会很较真,会强迫症,会想把所有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隔离在外,会想让孩子接受到最健康而有益的养育方式。
在真实的育儿生活中,很多妈妈也经常看不惯爷爷奶奶的太过宠溺,看不惯姥姥姥爷的传统养育,以及老公偶尔的粗心和马虎,也可能看不惯幼儿园老师,或者某些小朋友的家长等等。这些因素不像皮特的不良习性一样严重,但是给我们妈妈们带来的焦虑却一点也不小。
我们的孩子,在这个显得有些杂乱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很多不利的因素,到底会造成什么后果?我们作为妈妈,想着用心给他给他创造一个更好一些的养育环境,究竟是杯水车薪,还是必不可少?
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一些错误的养育方式,或者生活中的某些伤害,那该怎么办?
二
记得在大学时,学校曾经邀请了当地青少年犯罪相关单位的人员给我们做报告。
具体的案例记不太清了,总之那几个在台上忏悔的孩子,要么是父母长期在外地,缺少关怀,要么是父母离异,孩子承受了太多的苛责与不必要的压力,还有就是家长的疏忽,让孩子只能在外面寻求刺激。
那一个个一边回顾自己的犯罪经历一边悄悄擦拭眼角的少年,脸上带着淡淡的落寞,用毫无起伏的言语讲述着一段段让人心疼的童年故事。
有人说父母是因,孩子是果,你怎样的养育就决定了以后会有怎样的孩子。那么,糟糕的育儿方式,不负责任的父母,足以毁掉一个孩子。
在《萤火虫小巷》中,塔莉在童年总是在被母亲抛弃,一次又一次,母亲和一些混乱的人生活在一起,吸食大麻,从未给予过她温暖,可她却一次次想要留在母亲身边,找到母爱的力量。也许因为母亲对她的不在意,她的生活肆意任性,与高年级学长约会被强暴,同时也眷恋着邻居凯蒂的友情。
可以想象,在被母亲抛弃时如果没有外婆的陪伴,在外婆去世后母亲拒绝抚养她时,如果没有凯蒂的陪伴,没有凯蒂父母对她的接纳,我们真的无从知晓这个屡屡被抛弃的女孩,究竟会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梦想是当记者,究竟会走上一条怎样孤独而痛苦的路。
我们为什么总是看到有人说父母皆祸害,为什么总是提及原生家庭,其实意味着来自父母的伤害,恰恰是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
三
但与此同时,来自父母的爱,也是最让我们依恋和渴望的。
在《萤火虫小巷》的后半部分,塔莉功成名就,却一直念念不忘去看望自己的母亲,甚至在观众面前直播自己与母亲的见面过程,来全盘接纳自己和母亲的尴尬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无可代替,也因此,他们对孩子的伤害会刻骨铭心,对孩子的爱能够拯救一切。
和朋友聊天时,她曾经说,当年母亲动不动就打啊骂啊,这些教育方式看上去真是太不科学了。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并没有恨父母,而且也没有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也有的朋友说,育儿方式,不需要那么较真,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一些不完美的教育方式,可最终我们都还成长得很好。
有没有道理呢?必须有!
有没有例外呢?也绝对有!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邻居,她小时候经常挨打,现在她有了孩子,也会经常对孩子大吵大闹。有些情绪上的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和理智去克制。
甚至小时候看惯了体罚,我也会在某一瞬间也有揍孩子的冲动,唯一庆幸的是,理智战胜了情绪,而我不想放任自己做任性的妈妈。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再完美的父母,也会养出伤痕累累的孩子。”在成长路上,有些伤害是无法避免的,可是如果父母的爱的影响大于糟糕的养育方式,如果孩子的自愈能力足够强大,结局大部分还是美好的。
只是我们不敢把孩子的成长寄希望于他们的自愈能力,不太敢因为爱孩子而去做一些可能伤害他们的事。我们都宁愿自己做得更好一点,尽管有时候,伤害必不可少。
四
我也经历过一段有些糟糕的养育方式。就是从记事到14岁,所有的人都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一定要躲起来!不要见陌生人,不要出门见人,家里有人来就要躲在床底下,听到村里有汽车来也要尽快躲起来。
因为那时候计划生育非常严格,我恰恰是个意外出生的孩子。那时候在我印象里,就感觉会有很多人来抓我去卖掉。以至于我听到陌生人的声音和汽车的喇叭声,脑子里想得就是自己被秤钩子勾住脖子称斤两算价钱的恐怖场景。
换到现在我觉得如果我作为家长,当时迫不得已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不会这样去恐吓吓唬她,让她在整个童年的时间里不能坦坦荡荡地出门见人。
我总觉得他们完全可以不用这样过分地警告一个孩子,可以给她多一点陪伴多一点呵护。
后来长大了,看《美丽人生》,只看过一遍,再也不敢重看,因为我太羡慕那个孩子。他和父亲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等待枪决,可父亲却告诉他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最后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而父亲却惨死。
一个父亲,这样去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使它保持单纯,不被恐惧吓到,这是多么难得。
而父母的最大职责就在于此,当孩子不可避免遭受伤害时,能够给予足够的安全感与抚慰,能够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护。
五
那段被迫躲藏的日子,确实在我后来的成长中留下了很多后遗症,比如我不喜欢陌生人,比如我很希望别人接纳我,比如我存在感低,但还好在我掌控范围之内。多年的成长我也渐渐理解了家人的不易。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和家人之间融洽的亲密关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对我特别好。他们包容我、听从我,甚至一度因为我学习优异而无原则地让步给我。因为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所以那些不利的影响也就随着时间慢慢淡去了。
还有就是自己一直比较努力,从中产生自我成就感,让我变得自信和有底气。那时候虽然不见外人,但是还可以去亲戚家,还可以在他们面前唱歌跳舞背古文各种嘚瑟。因为成绩好,所以老师和同学对我特别好,有了自己的小圈子,有了自己的闺蜜,慢慢建立了自信,找到了自我。
多读书,让我突破自己的狭隘与局限。读书除了转移了我的注意力,让我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还帮助我正视那些不良因素。那些童年的记忆伤痕,原生家庭的影响,心理层面的障碍,我都可以凭借自己的领悟能力和自愈能力去抚平,从而保留下记忆里和家庭里最美好的那一部分。
我想一个人,如果想要成长,童年的那些伤害绝对成为不了阻碍;一个人如果想要幸福,曾经的那些不幸,绝对不会成为阴影。可是这其中,必须要有良好的亲密关系,有爱的基础和能力,不管这份爱来自家人,朋友,爱人还是其他。
六
我们都不曾生活在真空的世界,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的周围也有很多对孩子不太有利的养育环境,那么,我们尽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去争取家人的支持,去为孩子争得更有利的更好的条件。
可如果孩子面临的某些伤害和不利确实无法避免,那么就需要我们用爱去给予孩子能量,去陪伴他,支持他,去给予他足够的温暖,来对抗这个世界的坚硬。
1、构建父母和孩子之间最亲密、最稳固的亲子关系。如果可以,尽量不要和孩子分离,保持足够的相处时间。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和孩子达成默契与共鸣,让孩子知道,不管他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一直在身边,始终支持他。因为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人的地位可以高过父母,父母是无可代替的,当父母的影响足够大,那么其他的影响就可以退位了。
2、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引导。尤其是在遭受不公平待遇,遇到不喜欢的老师,或者难以相处的朋友时。我们如何对待挫折和伤害,决定了孩子如何对待它们。我想很多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都会不自觉地变得成熟理性,这也是人类成长的天性使然吧,为了能够传承给下一代更积极的能量,更有利的导向。
3、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的爱好,找到自我的价值。一个有自我的孩子,是很难被外在环境影响的。如果像我一样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自我,那么可以通过多读书、多接触各种人、多尝试、多挑战自我,一步一步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通过行动和努力把那个模糊的自我形象构建出来。
4、尽量不对孩子使用极端偏激的方式。情绪如果失控一次,就很容易再次失控,伤害如果发生,那么很可能会继续扩大。对于孩子无法接纳的方式,我们尽量避免,然后采用更科学更有理性的方法来对待。
5、不给自己设限,也不给孩子设限。孩子身上也会偶尔表现出因为环境而造成的不良行为表现,这是正常的。不要急着贴标签,不要急着否定他,慢慢地去寻找原因,并把这个不利因素尽量屏蔽掉。如果是孩子性格方面的,最好能够平和的接受,因为性格本身并无好坏。比如不需要因为外向型的人更受欢迎,而否定一个内向型孩子的出色。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依据自己的孩子给他更有利的支撑,帮助他成长得更好。
那些糟糕的育儿方式,确实都非常有可能会造就一个糟糕的孩子。但并不绝对。对于伤害,或许最好的处理,就是让它如流水般自然过去,不去刻意回避,也无需刻意挑战。而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和能量被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并有效地指导生活,这将是我们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