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当 年 的 劳 动 课
徐民伟
我是1970年初开始上小学的,那时上学课业负担很轻,文化课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压力,书包又薄又轻,薄到只有语文、算术两个薄薄的课本和两个更薄的作业本,再加上一个小铅笔盒,重量不过一斤。虽然文化课学习任务很轻,但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却并不少,其中的活动之一就是劳动锻炼,也可以把这种劳动锻炼称之为当年的劳动课。对当年的那些劳动课,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有砸石子、撕绵纱和挖河沙。
一、砸石子
记得那时我正上小学二年级,我们二年级小学生劳动锻炼干的活,其中一项就是砸石子儿。所谓的砸石子儿,是把碎块的青石再进行敲砸,把它们加工成约一点五至两厘米大小的石子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材料。砸石子儿看似简单,其实还是需要些技巧和经验的。手工砸石子是把较小的石块放到较大的石头上,用较大的石头作为底座,然后再用铁锤敲砸上面的石块儿。石座、石块儿、铁锤都是硬的东西,硬碰硬,如果力度、方向把握不好的话,或者可能把石块儿砸飞,容易伤着人;或者不能把石块儿砸碎,没有效果;或者砸出的石子儿大小规格不符合要求。那些专门儿砸石子儿的人家,都有专门圈套石块儿的工具,这个工具是用两三厘米宽的薄铁皮,弯成直径约三十来厘米的圆圈,圆圈固定在一个锤把长短的木棍上。砸石子儿的时候,手握着木棍儿,用前头的铁圈套着石块儿,然后再用锤头对其进行敲砸。这样碎石块不容易崩飞,而且容易把握所砸石子儿的大小,既方便,又安全,速度还快,砸出的石子儿品质还好。
我们班的有些同学就带有这样的工具,可是我没有这样的工具,尤其是我更没有砸石子儿的经验。虽然之前也见过别人砸石子儿的样子,但自己并没有真正砸过,缺乏实际的感受,因而吃了大亏。我当时是用左手扶着石块儿,用右手举起铁锤去砸石块儿。一次不小心,结果左手大拇指下方皮肉较厚的手掌部位,被我敲砸的石块儿挤破了,由于用力较猛,竟挤破一块肉来,顿时鲜血直流,疼痛难忍,疼得我龇牙咧嘴,嗷嗷直叫。班主任王老师看到了,立刻跑过来,看到我手伤的情形,脸色都变了,迅速用手绢捂住我的手,赶忙带着我到医院包扎。王老师是我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班主任,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第一个恩师,她对我们全班的同学都很好,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课教的更好,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在送我包扎的路上,她不时地唏嘘,从她紧蹙的眉头和怜惜的眼神里,我分明感觉到她很为我心痛。老师的关怀和帮助,让我的心里感到很是安慰,手上的痛似乎也减轻了一些。
就这样,这次砸石子儿因为我的不慎和缺乏经验,造成了自己的受伤,让我平生第一次有了受伤包扎的经历,而且我的左手掌上至今还留有两条疤痕,这两条疤痕也成了我当年砸石子劳动的一个永久的印记。
二、撕绵纱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被分流到了一所新建成的小学,在这所学校上的劳动课,又叫勤工俭学课。当时我们学校的勤工俭学课,主要是撕绵纱。撕绵纱是将从针织厂弄来的做秋衣秋裤之类内衣,裁剪下来的边角碎布头,顺着布头纱线的经纬,将碎布头撕成绵絮状的线团。干这种活十分枯燥,需要耐心,而且要用手指甲去撕拆,撕拆的时间长了,手指甲会很痛,所以我当时十分厌倦撕绵纱。
对于撕绵纱这个事儿,我之所以记忆深刻,主要是因为在一次撕绵纱的劳动中,我受到了老师当众的严厉批评,在此之前我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从未受到过老师的当众批评,然而这次却由于撕绵纱,让我受到了自从上学以来的第一次被老师当众批评,因此记忆深刻。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又是撕绵纱了,老师拎来了一麻袋碎布头,分发到每个同学的课桌上,一人一小堆儿。看到这一堆碎布头,一开始我就愁得慌,起初还能与其他同学们一样认真地去撕,可是撕着撕着,撕到大约有半节课的时候了,我看到其他同学都撕完大半堆了,而我却连一小半都没有完成,心情便愈加地烦躁起来,就想着到教室外边歇歇,调整一下情绪。于是我就对老师说,我想上厕所。老师点头同意了。本来想借着上厕所的机会到教室外边儿转一圈儿就回来。可是上完厕所,在回教室的路上,无意中我却发现了校园墙外的一棵大树上,有一个鸟窝,两只羽毛未丰的小鸟正在窝内扑闪着翅膀。我一下子就被小鸟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停在那里好奇地观看起来。看着看着,竟然忘记了时间。直到下课铃响了,才赶忙跑回教室。
没想到一推开教室的门,我就被老师厉声呵斥住了,并且被叫到讲台上,面向同学站着。就这样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老师把我严厉地批评了一顿。批评我时,许多同学都对着我嘻笑,有的同学还做出鬼脸,弄得我满面羞愧,直冒虚汗。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被老师当众严厉批评,并且还被罚着站在讲台上。
这事,让我好几天都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心里觉着很是别扭,像是有块石头压在心上,心理阴影好久都挥之不去。所以至今想来,记忆犹新。
三、挖河沙
挖河沙是我感觉最愉快的一次劳动经历,与其说那是一次劳动锻炼,不如说那是一次愉快的踏青春游,一次兴奋的玩沙游戏,一次新奇的河道探寻。
说它是踏青春游,是因为挖河沙的地方在东沙河,距离我们学校有十来里路。路上要经过大片田野,有好几处桃树林和小村庄。当时正值仲春时节,风和日丽,春意正浓。田野里的麦苗已经返青,大面积的麦田连绵成片,一望无际,犹如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绿波荡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桃树林,则桃花开得正艳,远望去,好似红霞飘绕,云蒸霞蔚。走进了,又微风阵阵、花香袭人。这娇艳的桃树林与碧绿的麦田红绿相衬,把仲春时节的田野渲染得春意盎然。我们在这样的田野里行走,满眼的是大好春光,扑鼻的是芬芳花香,充耳的是清越鸟鸣,这可不正是美好愉快的踏青春游吗。一路上,我们同学都兴高采烈,欢声笑语,兴奋异常。
至于说到挖沙子,那更是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情。按照事先分好的劳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来到河滩,我们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东沙河之所以叫沙河,是因为其河道里有许多河水冲刷出来的沙子。由于发水时河流的回旋冲击,河道里会出现一小窝儿、一小窝儿的沙窝,有些地方还有小片儿的沙地,挖起沙子来并不怎么费事。反正挖沙子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我们就在河滩里寻找干净细匀的沙窝,一些男同学脱下鞋子、挽起裤腿,下到河里。河水清浅、河沙细软,淌在水里,脚踩细沙,很是舒服。找到较好的沙窝后,我们就用带来的洗脸盆儿、铁簸箕、铁锨之类的工具,进行筛选淘挖,然后把筛选淘挖好的沙子,搬运到河滩上聚拢起来,这样我们挖沙子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与其说我们在做挖沙劳动,不如说我们在做玩沙游戏。由于大家热情高涨,很快我们就挖出了一大堆的沙子。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这次的挖沙子劳动,是我们同学们在历次劳动中表现最好的一次。
劳动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去寻看河里的小鱼。春天的河水清澈而且浅显,能清晰地看到游弋的小鱼,它们时而成群的聚集在一起,时而又悠闲分散开来,当发现有人的时候,便倏的一下子钻到河中的石块之下。看到这些河中的鱼儿,让我们感觉甚是好玩新奇。有的同学还在沙滩上寻找漂亮的鹅卵石,一些鹅卵石光滑圆润,个别的还有漂亮的图案。有的同学则在沙滩上挖沙坑,挖到一定深度的时候,沙坑里会慢慢地渗出水来,不一会儿就渗出了一汪明澈的清水。沙滩成了我们的游乐园,同学们在沙滩里玩着各种游戏,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挖好的沙子,是由学校联系的车子拉回到学校的。第二天上学,当看到校园里堆放着昨天挖来的一大堆沙子时,我们非常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劳动果实,一种付出后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于此同时,昨天挖沙子的快乐情形,又清晰地呈现到了眼前,让人心里乐滋滋的。至今想来,似乎还有一种甜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