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孩子正经历着生死考验的时候,读者会疑问,他们的父亲呢?
老二师范毕业后成绩优秀留校任教,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反过来供老三读书。为了不使弟弟分心,顺利完成学业,他隐瞒了家里的真实情况,总是报喜不报忧。学校的日子也很苦,老二每月只有8块钱的生活补助,自己要成家还要管着弟弟上学吃饭,兄弟俩总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老二不让老三回家还有另外一个不可告人的原因,老三将来要在城里生活,还要成家立业呢,让身边的人知道他还拖着两个“小油瓶”,怕是连老婆都讨不到的。
他们就读的是个zhang族师范学校,入学门槛底,竞争压力小,只是与当地的人语言、习惯有些不同,没多少交往。特别是兴俊的父亲平日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可能是家庭的变故让他变得自卑、自闭。学校后山有一棵三四个人手拉手才能抱住的大榆树,枝干茂密,交叉错落,成了他的私密空间,空闲时总躲在树上,不是去学习而是去发呆,想他的两个送人的孩子,想他已经哭瞎眼睛的老母亲。他像猿人一样躲到树上,是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让他没有安全感,没了归宿,前路迷茫。
总算熬到毕业,别人正忙着分配工作,他却要急着回家,不惜和二哥吵翻了脸。
回到家老母见了他最后一面便撒手西去。老大被贫下zhong nong斗得一无所有,穷困潦倒,已卧床不起,两个侄子小小年纪支撑着破败的家。他买来一口薄棺材,给亲戚和乡邻磕了一路的头才把母亲抬埋停当。姐姐带着兴俊和兴润前来吊唁时,两个儿子当他是陌生人,支支吾吾半天竟叫他“三舅”!
他也只能认下这个称呼,姐姐姐夫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再生父母,一个失职的父亲没什么颜面提过分的要求,木已成舟只能顺势而为。知道姐姐姐夫没有文化,怕耽误了孩子读书识字,他买了课本先送已经超龄的兴俊去上学,鼓励他们多学点文化将来能有出息。了却了牵挂,告别了这个已经没有他容身之地的故土,回到实现重获新生!
兴俊默默记住了父亲的话,不到五年级已经比半吊子老师会解数学题,还学会了识谱,成了学校的音乐课的小教员。可是自从弟弟兴润上了学以后家里的负担重了,农活总干不完,他不得不辍学养家,供弟弟念书。
没想到他的聪明才智用到那儿都能放光。他改进了农田地里的劳动工具,使犁地的铧头能左右翻转;锄草的镐头按上了弯把儿;散化肥的农人插上了纸糊的长漏斗;烈日下拔燕麦的妇女戴上了直经一米的遮阳帽……
很多人跟他学,奉他为能人。不知道他从哪儿弄到了购车票,托人从上海买来了一辆二八自行车,更是成了村里的红人。
其实别人不知道,为买车他倾其所有花光了家里仅有的钱,为的是能和弟弟去看望父亲。父亲在距离他们近两百公里的红星市教书,准确的说是郊区的中学老师。还是在父亲再婚的时候,他们跟着姑爹姑妈去过一趟。先是坐半天驴车进城,然后坐班车,到了红星市还要步行十几公里路,费了两天工夫才到。他一直想步行去一次,姑妈不让,现在他有了自行车可以驮着弟弟一天赶到。
哥俩一前一后轮流着蹬脚踏板,一路上除过喝水撒尿几乎不下车休息,吃过早饭出发,晚饭就能在父亲家吃。除过很想见到父亲,那外面的世界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兴俊的心里早种下了一个梦想,以后一定要进城。
偶尔他们也去看母亲。后来父亲生了五个孩子,母亲也生了五个,他们有十个隔山的姊妹,平分了他们的权利,无形地阻隔了他们的密切来往。
兄弟俩的性格大相径庭,兴俊外表老实木讷,却心灵手巧,很有思想;兴润则外向浮夸,好出风头,善与人交往。在很多认识上两人相左,甚至格格不入。随着年岁的增长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兴俊处处为弟弟着想,兴润却有点儿小肚鸡肠,觉得姑妈偏向哥哥,自己在家里没有地位。
姑爹常年在外,在家族里和村里都没有影响力,属于被看不起被遗忘性的。这些年抓养的这两个儿子开始展露头脚,在后生里样样争先。公社要设立个卫生所,兴俊起五更睡半夜地学医书,四处求学拜师,在田间地头抱着书看,和队长的儿子争抢一个岗位,有很多人支持他,最后被村干部冷言耻笑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城里的企业来招工,兴俊连夜进山找姑爹回来,烹猪宰羊请了领导又请族长,这些人吃得满嘴流油像是理所当然一样,一抹嘴压根儿没把他们当回事,只为自家谋福利。
公she学mao zhu xi语录,兴俊背得最熟,他手工做的mao zhu xi徽章比上边发下来的还形象,引得所有人都围着他转;兴润能说会唱经常在公she舞台上表演,也是出尽了风头。
或许是有人看他们不顺眼 ,一份举报他们是地主后代身份的信给他们带来了厄运。当时的社会背景,戴上这个帽子可是要命的。很快他们得到了另眼相看,在大会上受pi斗,与亲人划清界线,不准参加任何组织活动,生活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
苦难的生活已经锻造了兴俊倔强的性格,现在他已经成人,不能再沉默了,他要对命运进行反击。积极正面的努力行不通,逼他选择了反抗。他大胆将队长乱扣zhen zhi帽子的大字报贴在了平日开大会的公she门上,搜集所有guo家关于定性jie ji身份的条条框框摆在队长面前拒理力争。这个反常的举动让众人为之震惊,引来左邻右舍的围观、支持,他们兄弟俩的历史再清楚不过,早就划清界线,现在的田家是世代贪农,再加上整个村子以田姓居多,一呼百应,大家纷纷站出来担保,识趣的队长只好偃旗息鼓收回成命!
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