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2022年Sia酱的第28篇文章
相信点开这篇文章的你,也对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感兴趣。一个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能显著提升学习效率,非常适合本来时间就不多的工作党。
下图在我最初进行知识管理系统搭建时,给我的影响很大。
这个图是什么意思呢?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得到的更多data(数据)和information(信息),很难有knowledge(知识),更别提insight(洞察)、wisdom(智慧)和impact(影响力)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便是尽可能的通过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将从信息源输入的数据和信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当知识积累的足够多之后,进一步产生洞察。我相信,时间将会为你累积智慧。如果你也持续地在输出和分享的话,最终影响力也会慢慢提升。
关注的一位个人公众号:不苟活日记曾经分享过一篇文章《我的阅读工作流(2021版)》,他分享了自己的一套知识管理系统,总结成如下七个步骤:
信息源->信息收集->处理信息->临时笔记->永久笔记(知识库)->回顾系统->创作输出
1.信息源:找到价值更高的信息源,避免追逐热点
2.信息收集:将信息的发现和阅读分离开,先将信息暂存,加入稍后阅读。再进行处理;
3.处理信息:主题式阅读、划线&批注;
4.临时笔记:阅读时记录自己的想法,迸发灵感时随时记录;
5.永久笔记(知识库):目前我有分别针对碎片化和系统化的两套笔记系统,使用 zettelkasten 来存储碎片化的笔记,大纲笔记来存储系统化的知识。
6.回顾系统:使用cubox、flomo、Notion database 的回顾功能来复习回顾
7.创造输出:在公众号、少数派和 Newsletter 等持续输出内容
一开始我们可以去参考别人已经归纳好的知识框架,这样更快。不过,在使用过程中,要记得多思考、多总结,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这样印象才更加深刻、不容易遗忘。
我关注的个人公众号:然阿姨的产品课也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一直很谨慎的去对待信息的输入(阅读)和学习。最害怕的就是大量信息的输入,无目标、无组织,占用了大量业余时间,还产生了‘一直在学习提升’的假象。”
对我来说,学习就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今后也会多多和大家分享我在建立知识管理体系过程中的经验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觉得Sia酱的文章对你有点启发的话,不妨点个赞吧 :)
Sia酱的文章集合: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自我管理系统”
Sia酱聊读书:手把手教你写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