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公众号文章,我把主要内容简单摘录下来:
第一:什么是知识管理体系
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是靠着一套管理系统,让一切规律化,规则化,系统化,把人解放出来
第二:为什么要建立知识管理体系
01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
记忆,尤其是死记硬背,是最反人性的,进化论告诉我们,大脑只会记住最能帮助我们生存的信息,至于无关紧要的信息,为了节省脑力资源,它会尽可能地忘记
所以,想发挥大脑真正的威力,要学会把它从记忆中解放出来,让它去思考,而不是让它去记忆。
02 外脑可以帮助大脑更好地记住和思考。
有逻辑关系的知识,你用的时候才能想起来
当你把点状的知识编织成一张网后,它们就会形成你的思维模型,这样你用的时候才能想起来。
而把知识打入外脑的过程就是在编织你这张网,所以建立外脑的本质就是体系化你知识的过程
如何建立外脑?
原来外脑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就是我们大脑之外的脑,而是我们身体的所有细胞。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通过做,把要学的知识在做的过程中用身体去记忆。
点状—树状—网状—身体
整个外脑是由两个系统构成的:
第一个是储存笔记的系统;
第二个则是索引笔记的系统。
什么意思呢?
你可以先简单理解成一个放,一个拿,储存笔记的系统负责存放,索引笔记的系统负责拿出,具体的后文会展开介绍。
整个外脑的搭建可以归纳为三步:
第一步:把收集知识有序的装进去;
第二步:把知识整理好,设立规则,以供随时调用;
第三步:用的时候可以迅速把需要的知识拿出来
第一步,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外脑载体,即存放我们知识的工具
第二步:部署GTD操作系统
01 什么是GTD系统?
GTD的英文全称是:Getting Things Done
第一种,用黄金圈法则命名文件夹。
任何一个知识点或专题,都逃不过黄金圈的终极三问,即: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如何做(how
给你一个公式参考:
格式:主题+作用类别+标题
举例:
写作-技巧-如何调动情绪?
写作-案例-小清新排版风格
写作-方法-文章框架如何搭建
其中「修身的知识」,包括自我精进、成长、管理等;「齐家的知识」,包括与家庭关系、家庭生活有关的知识;「治国的知识」,包括行业、趋势、洞察等;「平天下的知识」主要是元认知和底层学科,是让我们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知识。
储存知识
1收集箱
2等待处理
3将来可能要用
4知识归档—学习、生活、工作
5专题研究
索取知识
1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工作
3生活
其中「修身的知识」,包括自我精进、成长、管理等;「齐家的知识」,包括与家庭关系、家庭生活有关的知识;「治国的知识」,包括行业、趋势、洞察等;「平天下的知识」主要是元认知和底层学科,是让我们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