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有三个外甥,一个侄子与一个侄女。无论是五一、十一和中秋等大大小小的节假日,都鲜有走动;平常之日,更是音信皆无。
早年,外甥与侄子、侄女尚小的时候,春节期间每逢遇见孩子们时,老张总是慷慨地自腰包里掏出钱,给孩子们收岁。随着孩子们渐渐地长大,天南海北四处奔波,一年中老张也难得再能见到他们一面。为此,老张掏压岁钱机会还真停了有几年。
自从小辈陆续成家有了子嗣之后,每至年关将近,老张家又开始热闹起来了。晚辈们有的怀抱着襁褓里的幼子,有的领着蹒跚学步的孩童,还有的带着已经上学的孩子,络绎不绝地造访老张的家门,美其名曰:给他拜年。
今年年关将至,腊月二十六,老张刚吃过早饭,大外甥的电话便打了进来,“舅,今天在家吗?”老张热情地回道:“在家。”“过一会儿,我们去看看您。”外甥热情洋溢地说。老张毫不犹豫地应承道,“好,我在家里等你们,见面再聊。”
一个小时过后,大外甥一家三口如约而至。带了四样礼品,两箱五六十元的牛奶,一筐水果和一箱啤酒,合计不超过二百元。
老张可不是计较之人,有晚辈还记挂着自己,能够抽空来探望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已经六十余岁了的他,孩子常年不在身边,自退休之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独与寂寞常常袭上心头。有人到来,便打开了话匣,问东问西,聊天聊地兴奋地说个没完没了。
正当老张谈笑风生之际,无意间,他发现孩子们目光游离,有些心不在然。老张赶忙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内装四百元钱的红包,塞进了已经上小学的外孙子手里。不忘叮嘱道:“一定要像你爸爸一样优秀,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将来谋一个好的前程。”
红包到手后,大外甥立马起身告辞。告诉老张,还有几家亲戚要探望,推说节后有时间再坐下来详谈。说到此,老张也不便挽留,急忙起身送客。
接近中午时分,二外甥的电话也打进来了,告诉老张将带着一家人来给他拜年。老张依旧高兴不已,提前规整了一下室内杂乱无章的物品,静待二外甥一家的到来。孩子们依约而至,相互客气了一番。老张依旧兴致勃勃热情未减,高谈阔论的话题不断。
二外甥一家人均十分安静,只默默点头,尽量装出饶有兴趣的样子,很少有回应。老张一看大家情绪不高,唱独角戏没啥意思,忙收起话匣,掏出了红包,递给了孩子。二外甥同大外甥一样,领到红包后,立即起身告辞。老张一看到了饭点,挽留他们吃完饭再走。二外甥急忙推辞还有事,便匆匆忙忙而去。
此刻,老张开始若有所思。腊月二十七,侄子打电话来,约定时间来探望老张。这次老张学乘了,侄子一家刚坐下,老张就掏出红包,塞进了尚在侄媳妇怀抱里小孙子的手中。侄媳妇稍微推辞了一下,便心安理得地收拾装了起来,仿佛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咯。
不出老张所料,侄子在老张家沙发还未坐热,便起身告辞。老张知趣地随声附和道,“过节前,大家事务繁杂,有话节后再聊吧。”
随后,无论是外甥还是侄女再来,老张总是早早便将红包掏出来,无一例外,众人均拿到红包后,马上托辞起身离去。
此事之过后,老张有所感悟,后嗣探望他不过只是个由头,尽了礼数,得了红包来,一举两得。老张感叹,自己真的是老了,还是年轻人比较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