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周秋妹,两个青少年孩子的妈妈,亲子沟通讲师,2021.04.10记录 第154篇!
今天分享的主题《如何给孩子提出建设性批评?》
当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时,我们还要给孩子提出建设性批评,帮助他们成长。
很多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都有这么一个通病,那就是,仅仅只是单纯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却从没想过如何通过自己的批评,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大部分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或者不努力学习,都会特别生气,一生气就会很容易失去理智和判断。
比如:当你发现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每天的课余时间都在打游戏上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严肃地批评他:你怎么又在打游戏,不用学习了吗?游戏玩得再好,有用吗?能考高分吗?
也许,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你想通过这样的反问,来引起孩子的自我反思,让他明白打游戏其实对学习是没有太大帮助的。但是,这样的话传到孩子耳朵里,真的有意义吗?几乎没有。
因为你的严肃批评和质问,会引起他的逆反心理,他或许表面上会恋恋不舍地暂时放下手机,但其实内心是非常抗拒的。只要稍等一会,当他看到你不注意他时,他很可能又会偷偷地拿起手机。
此外,孩子都是有惰性的,即使你的话引起了他的反思,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如何去有效地控制自己。如果你只想单纯地通过几次批评,就让一个孩子依靠自身的意志力,从此与手机游戏一刀两断,彻底划清界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究竟如何去批评孩子,才能更有建设性地去帮助孩子成长呢?
我们同样是运用成长型思维,应该在你的批评中,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去做可以得到改变和进步。
比如: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孩子,你每天这样打游戏,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学习了,这让我很着急,我并不是反对你玩游戏,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玩游戏的时间减少呢,比如,每天玩游戏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当你这么说时,你会让他意识到,玩游戏会影响学习,同时还会让你担心了。同时,他也清晰地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去做。
没有人喜欢对抗,孩子也是,如果你的批评能够让他明白,该怎么样去做可以让他获得一个彼此之间的和谐共处,他会很乐意去做,这就是建设性批评的有效性。
所以,当我们在表达自己对孩子的不满或担忧的时候,一定要能够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通过科学的方法,告诉孩子接下来该怎么一步一步去做,让他们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而不是单纯严厉地批评孩子,让他们以为自己是错误的,愚蠢的,不讨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