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讲到了孩子处于3~7岁,自我认同期和竞争期,父母对孩子的爱与碍,今天我们来讲讲7~12岁中小学一年级父母对孩子的爱与碍。7~12岁是我们孩子的小学阶段,也是我们孩子学习养成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所以我们家长要格外重视。
7~12岁孩子处于关系期,是孩子培养社交能力的关键期,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喜欢交朋友。一年级的孩子的特点:第一点:他们刚上完幼儿园,来到小学,对新的环境和生活有新鲜感,还会遇到好多新朋友,但是又不习惯,一时难以适应,第二点:对学习书本有好奇感,但是注意力和专注力不强,很难专心听课,自制力不强,很难独立完成作业;第三点:很乐意和同学接触和一起玩,但是他们社交方式还不成熟,比较直接,有的不懂礼貌,有的还比较自私;第四点: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第五点: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第六点: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第七点: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新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的校规,会无意中做错事,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第八点:通过直观,具体和形象的事物来认识世界。
父母对孩子的爱,在我们的孩子要上小学之前,先多和孩子沟通,要上小学了,会去一个新环境,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孩子在刚上小学时,随时学习压力的变大,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家长要共同陪伴孩子,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可以和孩子说爸爸妈妈和你一样大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情况,理解孩子的情绪,我们那时候是怎么做的,然后和孩子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多陪孩子读书,逐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当孩子有做得好的地方时,及时夸奖和鼓励,孩子会很开心,会越做越好;多引导孩子说说学校的事,多听,少发布评论,多对孩子说正向的话,和孩子班主任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当孩子在学校被孤立时,首先接纳和理解孩子,然后同理心倾听,再是父母切身分享(我们小时候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后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方法,当孩子胆子小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时,我们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和其他小朋友玩,这样孩子不会胆怯了,慢慢融入其中。多到孩子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认识事物,有助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多带孩子参加体育运动,顺应孩子爱玩爱动的天性;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可以在家里放指针式的时钟,孩子对时间这个抽象的东西不是很理解,摆放时钟更直观哦,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成长,研究表明保证孩子有12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对孩子第二天学习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父母对孩子的碍有哪些呢?在孩子专注的学习和玩玩具时,给孩子喝水,喂孩子东西吃,在孩子旁边开外音玩手机,都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和注意力,导致孩子不能专心做事,到了学校课堂上也不能专心听讲,进而影响学习效率,最后会影响学习成绩。当孩子和我们说学校发生的事情时,我们很没有耐心喜欢妄加评论和只强调学习时,孩子对我们的心门会关闭,不说自己的心声了,也不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也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现状,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特别是孩子在学校被孤立时,我们没有及时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当孩子写作业做事情拖拉时,我们催促他们,会出现越催促,越拖拉。当我们喜欢指责否定孩子时,孩子会不自信,内向自闭,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良好关系的基础,通过上述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一年级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年级是孩子幼儿园到上小学的重要节点,也是孩子的重要的成长阶段和身份转折,我们一起加油,共同陪伴孩子度过这一重要时期吧!育儿有方法,我们做灯塔,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浩哥,下一期我们一起学习《父母对孩子的爱与碍(四)》看看孩子上二年级了,我们如何帮助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