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趟老家,一路下雨
一路打伞走着青苔石阶,手偶尔被路边垂下的藤蔓打湿,一切熟悉又亲切。
以前是不清楚老家的感觉的,成长路上停驻的地方太细碎,十几二十年后的今天还能记得的童年故事已经屈指可数,不变的是那些留在生理上的触感和肌肉记忆,那是最不需要费精力和思考就可以做出的行为和习惯。
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自然而然就进入了当孩子的状态,大人们聊自己的天,我只负责吃… …
和自己一个人在外独当一面的感觉很不一样,在家里却可以任性地躺平,等着家里人被催促几遍吃饭了才慢吞吞爬起去吃刚盛好的饭。
人是一种神奇的生物,有些东西,越是舒服越是习惯,越是难被记起。
回来一趟是有代价,但对于工作了几年的年轻人来说,其实也就是几顿聚餐的成本而已,根本不算什么,最珍贵的还是老人的时间呀,我不知道老人对孩子的依恋有多深,只知道回到家之后,外婆因为记忆力消退,隔十分钟就找一次我,要知道我冷不冷,晚上睡哪,一天的念叨与牵挂真的让我忍不住眼泪湿了眼眶。
以往我总是念叨,谁回家,我回去有没有可以一起聊天的小伙伴,回去好不好玩,这些外部因素,其实内心还是没想清楚,决定回是一念之间,但背后的原因却千差万别。
有的人说长大是一念之间,但我的感觉却是没有尽头的修行,希望自己可以更勇敢,更不留遗憾地去做更多的感恩父母和亲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