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第二章第一节提到,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我们比拼的不仅是成长速度,还有成长模式,想要领先,就需要做同一件事情: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
这一节的逻辑很严谨,先是提出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消除认知模糊是学习知识的底层认知。
认知的模糊来自内部,情绪的模糊来自外界。人不喜欢主动耗能,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过,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而具体的事情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中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
任何痛苦的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他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他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把它挖出来。作者提出,当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举例子,《刻意练习》的核心方法论:不要重复练习已经会的,要不断寻找那些稍有难度的部分。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核心的感悟,并专注于此。
写作是思考好方法,提出问题,把对问题的思考记录下来,一层层地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
第二章的第一节讲了,向内的认知清晰,向外的情绪平和,引出了行动坚定的话题。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我想坚持写作,提升自己的文笔,到现在为止仍然是碎碎念居多。离白编辑告诉我,要多写散文、小说和故事,到目前为止,则写了两篇的初稿,主要原因也是对这些文章题材的模糊。
晚上带小孩都很晚睡,却没干到什么事情,一下子就到十点、十一点。原因就是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孩子们也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做的事情。
花费多些劳力和心力思考如何拥有足够清晰的目标,把目标和过程计划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想起昨天晚上,二娃被爸爸修理了。原因是爸爸让她回家洗澡,他答应了,转头回来告诉我,爸爸让他洗澡,我说完成英语打卡,然后他跟我说爸爸带她洗澡没让他打卡,但他爸爸回来时他跟爸爸说了我的要求,爸爸也同意了我的安排,结果二娃这两件事情都没干,自己跑去吃东西了。
反思二娃的行为,其实就是认知模糊导致了行动模糊。
作者提到,《刻意练习》的核心方法论:不要重复练习已经会的,要不断寻找那些稍有难度的部分。
学霸的秘诀往往是他们的错题本上,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
在二娃英语学习记单词上,老师布置了一个星期记20个单词,分别在五天的时间记忆,孩子每个单词抄五遍,想记住却容易记混淆。这个便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我的行动点】
消除模糊,认知的模糊、情绪上的模糊、行动的模糊。
1. 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状态。
每天花10分钟写当日计划,列出优先级,按优先级完成事情,减少内耗。
2. 面对自己困挠自己的事情,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
用提问题的方式来看清困挠点、恐惧点,当看清了,情绪也就平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