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当在“微信读书”“淘宝阅读”等app上读完一本书后,手机屏幕的亮度渐渐暗下去之后,感到一种完成任务的放松的同时,我们努力搜寻脑海中对书所传达的思维精华时,或许有些许模糊的概念。
可是一段时间后,当你再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后,却有一种又读了一本“假书”的空虚感。
这是为什么呢?
当你看到书中有引人深思的精华时,“咔嚓”一声,本来需要你抄写30分钟的片段,却只要30秒的事情。这看似变得轻松很多,可是我们却没有打开读书的正确姿态——用心读书。
学会做读书笔记的小套路,才可以远离无用的阅读,要知道“假书”配不上有气质的你。
1.找一本读起来“有劲”的书
流连在各类读书app的书单推荐,我们总是被动地接受“大数据”给我们推荐的书籍,可是当我们心心念念地购买后,却读起来很没劲,感觉花了时间却没有所收获。这时候,一份聪明人的书单就要好好整理了。
把平日在杂志里、书评上看到的感兴趣的书名记下来,要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慢慢地,就可以和那种“突然想起某本有趣的书,却忘记了书名”的不爽说拜拜了。
2.带着使命感去阅读
如果不去想为啥阅读,这种“原来是这样哦”,看的过程有点无聊,就很难做到重读、勾画重点、感想了,这就是你一直觉得被“假书”的主要原因。
但是,如果你抱着“价值输出”的使命感,书中要留下点我的痕迹,每每看到有意思的一段话、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时,你便会想着:我要用笔记下来,让这动人的文字随着自己的一笔一划融入自己的思维、血液。
3.让真知物质化
选一本厚薄适宜的本子。实现笔记一元化,按照日期来记录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己有很多笔记,要寻找写作素材或者是想要重温经典文段时的复杂,一元化的笔记意味着这是你唯一的文库,找不到就不用费心思再寻找了;又可以携带方便,记下随笔。
4.真知需要耐心磨合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古人从书中获取到真知的秘诀所在的原因。
让你的阅读速度慢下来,耐心三遍读,包括初读,重读,勾画、做读书笔记。
初读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不需要笔,以免留下随意的笔画,影响后续阅读的心情。(随意的勾画并不可取)
重读,需要一个安静的、便于思考的环境,带上一支铅笔,轻轻地标注好重点,同时可以随性地写下心里感悟。
勾画,是在重读后做好标记,这是可以按照阅读者的个人习惯,用上诸如彩铅、签字笔等可以留下长久足迹的笔,用易于自己辨认的图形来做好笔记。
读书笔记,以时间为轴,提供两种简单的模式:随笔+摘抄(简单易行);用自己的语言重现书中精华(这个可以慢慢来)。
例如举个栗子,小妞会在外出的地铁上阅读随身带的书籍,没有座位时,就是适合获取书所带给我们的整体感受。
待到有座位时,小妞会用铅笔轻轻地在已经翻阅了的部分开始重读,同时写下读完的体验,特别是针对具体的部分。
回到学校后,小妞会找一个窗明几净的课室,翻开已经做好标注的页,用彩铅在书中勾画重点片段、关键词句等。同时,怀着虔诚的情感,把自己阅读完后的灵光——感悟写到一元化的笔记中。
结语:
没有“假书”,真知需要用心去寻找。
别再被“假书”了,好么!!!
最后的最后,送上小妞的一副手绘,读下来的书,都是你的。每次写了文章,都要点开来看好几次,好期待你的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