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是源于初中生物,讲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运作问题!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消费者(各种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们的生产者(绿色植物),不要求消费者(动物)给它回报一些什么,可以说生产者完全是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角色存在于生态系统中!
按照这个道理,消费者一定是比生产者等级更高的存在!
说完生态系统,咱们再来讲讲人类社会?
即便咱们没学过经济学,不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定义。
从我们的购买经历中,我们不难理解:只要活着,每个人一定都是消费者,消费别人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但不见得,每个人都是生产者。
作为消费者,购买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是需要付出酬劳的,可能是金钱或者其它东西。
这时候,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学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地位”已经不同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地位”了,二者趋向于平等了。因为经济学中,生产者与消费者都遵循“价值交换”的定律!
但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地位愈发趋向于不平等。生产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消费的形式和内容。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以咱们写作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们每一个写作者,把自己写的文字公开发表,我们此时的身份是生产者。所有阅读我们文章的人,都可以称作消费者。
但是我们写什么东西,生产什么形式的内容,取决于我们自己。比如,我们可以写文章,也可以拍短视频,做直播等等。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内容生产者,决定权在我们手上。消费者看到的东西,就只是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而已!
看到这里,你就能理解为啥抖音给你推荐的视频都是你喜欢看的,让你唰唰唰,刷个不停。这是推荐算法的魅力,大数据精准地扑捉到了你的喜好!
再举个例子,我之前看过《娱乐至死》一本书,看完后基本治愈了我们手机上瘾症。
里面讲到资本家生产各种娱乐节目、短视频等等,就是为了抢占我们为数不多的注意力,让我们沉迷于短暂的快乐,消磨时间。从而没办法成长和思考,永远待在社会底层,永远无法威胁到他们地位。
这可不就是“精神鸦片”吗?
成为一名生产者吧!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希望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