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5 一百六十一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继续来共同学习《论语·述而篇》的第12章。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这一章孔子在给弟子们讲,富贵实际上是不可以追求的,不是一个人依靠努力就可以能够得到的。而对于道的追求则是,你只要努力就可以有成果。孔子在这里还讲有一层含义,就是只有那些符合于道的富贵才可以去追求,那不符合道的富贵呢,就不能去追求,也追求不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反对富有和做官,但是一定要符合道。
首先说“执鞭之士”。在周代有两种身份的人是手拿鞭子的,第一种是为天子诸侯出入而执鞭的开道者;第二种是在市场的门口执鞭维护秩序的人。这两种不管是哪一个,都是一种比较低贱的工作。
这一章大概是可能有那么一天,孔子和他的众多弟子在讨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的问题。孔子就说,我也想发财,但是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我也不会整天记着这事儿,也不会为此而去瞎折腾,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这种解读可能和字面的含义有所出入,我们还是先来看文本。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可求也”,这个“而”是一个假设连词,就是假如富贵是可以追求的,就算去给别人拿鞭子当个司机我也愿意。这很明显孔子是在开玩笑。它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富贵是不可以追求的,你也是追求不到的。
你千万不要以为孔子真的是愿意为了财富而去做一个“执鞭之士”。举个例子来说,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卫灵公给他的俸禄是6万斗,但是他发现卫灵公只是把他当成一个门面人物来供着,并不是真正的给他做事的权利,也不去用他的治国之道,他于是就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而让孔子做出决定离开的导火线很简单,就是有一次他跟卫灵公一起出行,卫灵公和他的夫人南子坐在第一辆车,而孔子是坐在第二辆车上,招摇过市。孔子由此认为,卫灵公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可以利用的一个门面,而不是真正想使用他的治国之术,所以就走了。在这里很显然,孔子他并不是一个“执鞭之士”,他也不会甘心情愿的去做一个“执鞭之士”来求取富贵。
接着孔子又说,“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才是孔子的真心话,就是说如果求不到财富的话,那我还是去做我想做的事,随心所欲,落得一个逍遥自在。
当然这句话呢,我经常也给自己说,来安慰自己。就是当我们看到周围的人都在折腾,就常常提醒自己别跟着折腾,还不如守住自己的本心,认真的做好自己想做的事,该做的事。
李零讲解
“富而可求”,《史记·伯夷叔齐列传》引作“富贵而可求”。“富”是禄,现在叫“收入”或“工资”。“贵”是位,现在叫“头衔”和“地位”。商周时期,富贵是由出身决定,血统决定,生下来就定了,无法选择,只能听天由命。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12.5)。孔子的时代,血统论受到自下而上的冲击,但孔子还是认为,富贵是不可求的,叫学生不要为之动心。
现在的学校,教授拿工资,是雇佣制度,贵族制度早就没有,但矛盾依然存在。西方的大学,英美不同。英国,比较“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香港学英国,也是如此。美国,比较市场化。但美国也有tenure(终身职),有铁饭碗。过去,我在考古所,“文革”之后第一次评职称,夏所长(夏鼐)讲,第一,你们不要争,公共汽车,这班走了,还有下一班,总能上;第二,你们别嫌位置低,我们所的副研究员等于其他所的研究员,大家不爱听。他是从英国学考古回来的。这是论资排辈时代的一个小故事。现在的学校,“论资排辈”加“破格提拔”,实行的是祖孙相继的昭穆制,上有“大树”,下有“子弟兵”,名位都是私相授受,说是市场机制,其实是计划体制下的另一种利益瓜分,捞着的捞着了,捞不着的自认倒霉。所谓竞争,很多也是斗蛐蛐,扔几个小钱,逗大家玩,“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还是有效。
这段话,用我的体会读,似乎是这样:如果富贵可求,就是地位再低,我也可以试一下;如果这是做梦,根本不可能,你还是像我一样,安贫乐道好了。“执鞭之士”,是地位很低的小官。
孙中兴详解
这章是孔子描述自己对于财富的态度。孔子这里只提到“富”,却没提到“贵”,《史记·伯夷列传》引用这句话时,却是“富贵”并提的,这应该是《论语》版本的不同。对于本句的大意方面并没有影响。
许多人经常认为这章是孔子不爱财富的证明。其实应该是说孔子反对不以正道(也就是“义”)求得的财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7.16)孔子乐道之心强过好富之心。因为心中只有“富”而没有“道”或“礼”,容易骄气逼人(《学而篇》1.15)。也有人解释“富贵有命”的命定论思想,这和孔子“求道为先”的人生观是不相关的。孔子在乎的不是这种物质上的财富,而是有没有能“行道利人”这种无形的财富。《说苑·立节》和《韩诗外传·卷一》都强调君子重视的是“忠”“信”“廉”这三种道德名声,也算是能掌握到重点。
此外,许多人误会孔子认为“富”不重要。孔子有一天去到卫国,冉有在旁陪着。孔子就惊叹于人口的繁多。冉有就问道:“人口众多以后,接下来该做什么事?”孔子就回答说:“让人民富起来!”冉有又问:“人民都富起来以后,又要再做什么?”孔子说:“让人民都有文化教养。”(《子路篇》13.9)从这个故事看来,孔子并不排除财富,而不能只是“肥了当官的人而瘦了人民”,要富就要让大家都富起来,也许可以说“独富富不如众富富”。特别是在“邦无道”的时候,只想着自己的“富贵”,而不管人民死活,这也是孔子汲汲以为不可之事(《泰伯篇》8.13)。我们也可以从《易经·小畜》说的“富以其邻”和“不独富”当成佐证。
我一直以为“为富不仁”(有钱人没一个好东西)这句话是孔子说的。上网查了一下,才发现是孔子从小就怕的阳虎说的。他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这就替后来的“仇富情结”找到的一个经典的根据。而让后人不再去区分真正“为富不仁”的人和“为仁致富”的人。让那些辛苦创业,善待劳工的老板,都一律被带上“黑色企业家”或“血汗工厂老板”的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