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名著阅读交流研讨会,我记住了崔老师说的:名著阅读的基本课型,一是学生阅读前我们的导读;二是阅读完成后的成果展示。
反思自己的名著阅读课,成果展示开展的力度比较薄弱,形式也比较单一。就是主要内容概括,课本里有现成的主题,我总是分小组让学生围绕主题去写,课堂读一读,交流一下。但是没有调动起更多的同学阅读展示。
初一的时候,我和同学们每晚在微信群里朗读一部分内容,第一学期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不是课本要求读的名著,只是有一篇课文是海伦凯勒这本书的节选,但是踏踏实实读了,就成了他们的经历。后来在写其他作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就自然引用的这本书中的内容。虽然有些引用不是那么确切,精彩内容概括的不是那么到位,但总是一个好的开始。
按照阅读主题写的学生不多,自己的评价也捉襟见肘。这个时候,我只能自己重读原文,读评论,也请同学们互相评价,一起来引导不爱读书的同学。现在想想,我没有利用好学习小组,组长,副组长的带头作用,学生之间的模仿,向优秀的同学看齐的心理,只顾着完成阅读任务。实际上,很多同学没有读完,或者囫囵吞枣地读了一下。
王老师从情节塑造,细节刻画,环境烘托,三方面去讲人物形象的塑造。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去谴责社会的扭曲,人性的扭曲。骆驼祥子从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变成了市井无赖,这样的悲剧根源在哪里?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这样的悲剧也在我们身边上演:北大学生弑母,17岁高中生跳下高架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们给我们日生动的演绎了这句话。当然这句话原本不是让他们这样爆发,这样灭亡。
我在想,名著能给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吗?名著的经典故事能给孩子们抵抗负面情绪的力量吗?能,特别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书,主人公或者说作者经历苦难,战胜不幸,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仅是学生,对于我们大人也很有帮助。
当我们没有主角光环时,怎样做一个普通人,接受自己不能事事如别人,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很多,自己去努力,去和他们交朋友,向他们学习,而不是去屏蔽他们,或者伤害自己。
和老师的微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层次清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常紧密,对学生的指导也很及时。她专业知识精准,“引——议——联——结”这样的文章结构,确实很好地概括了读后感的一般结构。她对读后感写作常见的问题很清楚,引的部分常会过多,引的部分语言不够简洁,议的部分观点不够明确,联系部分含糊,层次不清,结的部分提升不够。
先引用傅雷给儿子的信,明确观点“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然后展开联系。
主要针对联的几个层次去讲,给出例子《《傅雷家书》读后感》,就联的层次逐一推进:联系已有的语文知识,如,《秋天的怀念》中母子情;联系自身实际;联系社会现象:反面的,父母外出打工赚钱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呼吁他们多陪陪孩子。
反思自己的读后感教学,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和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划出要点,学生动手写作。老师的指导几乎没有。学生写作过程中,我巡视,发现问题才说,引文必须和观点一致,观点的提炼非常重要,必须非常鲜明,好的观点才能有好的读后感。指导总有些滞后,不成体系。
希望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也能有系统的给学生以指导。不能总是临时起意,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指导与实践千万不能分开,学生习作实践后,一定还要有总结——写作理论或者写作小窍门。另外,按照理论指导修改习作绝对不能少。
很遗憾,没能听到另外几位老师的课。自己当时的发言,若说了什么不合适的话,还望王老师原谅。实际上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点什么,太紧张了,说得也没有条理,还是自己对课堂教学认识不深。我前面的曹老师讲的真的太好了,讲话内容丰富,叙述有条不紊,仪态也很大方。
一句话,学生读之前老师得先读,学生写的时候老师也要同步写,一起学习,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