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阵发性的盲目乐观

落后一步和杂耍这两个特征清晰地定义了稀缺陷阱。生活在稀缺陷阱之中,你所拥有的就会比实际应拥有的更少。这种生活总是需要我们紧赶慢赶,在每个球就要落下的刹那开始应对,结果就在匆忙间织出了一张乱七八糟的补丁图。所有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我们处于稀缺状态中所采取的行动的后果,而这就引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如果说管理固定资源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不断地重复其中非常低效的一种?为什么我们无法逃离这个陷阱?

数十年的研究显示,尤其在资源最为充裕的时期,我们更容易拖延。拖延,就是对眼下之事的过分关注,是阵发性的盲目乐观。我们将需要去做的事情搁置起来;我们将本应存下的金钱挥霍出去。我们错误地分配了自己充裕的资源,存储下来的金钱和做完的事情太少,无法免于那些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稀缺。富人和穷人一样,都会犯拖延症:富人因为拥有余闲,所以不会受到太大打击;而穷人和忙碌之人由于拥有的余闲太少,只要一遇到突发事件,就会立刻落回稀缺陷阱之中。

远离稀缺陷阱的威胁,需要的不是充裕的资源,而是足够充裕的资源——就算我们乱花钱,做事一拖再拖,还是有足够的余闲去应对绝大部分突发事件;如果拥有足够充裕的资源,就算长时间的拖延,我们还是有时间去管理预期之外截止日期的到来。远离稀缺陷阱的威胁,需要拥有足够的余闲去应对这个世界中林林总总的突发事件,去应对我们给自己制造出来的诸多麻烦。

将所有这些内容联系起来,我们就能明白,稀缺陷阱的出现,其背后有着几个相互关联的原因,而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稀缺心态。管窥致使我们借用,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更低效的方式使用同样的实体资源。因为管窥和忽视,我们最终落入了杂耍的境地。稀缺陷阱成了一场无比复杂的事件,一张由到期未完成的任务和代价高昂的短期解决方案拼凑而成的补丁图,而其中的诸多细节,需要我们不断地回顾、修正。我们没有足够的带宽去制订挣脱陷阱的方案。当我们做计划时,也没有足够多的带宽去抵御诱惑、坚持不懈。而且,余闲的缺乏,也意味着我们没有能力去平息突发事件。由于我们无法在资源充裕阶段利用宝贵的时间为未来创建出缓冲机制,所以事态就会进一步恶化。

(以上内容摘自《稀缺:摆脱贫穷与忙碌》)

今天是#时践夜读 的第444天。恭喜您,又读完了一篇时践的“日拱一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