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忙碌的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内心那份责任心视乎突然膨胀起来。开学日,这个多少年前是我内心最不愿回首的日子,再次来临,只是现在我已为人父。
两个小孩在闹腾中清醒,开始嚷嚷着不要上学。在记忆中,我开始排斥开学应该还要追述到初中,为何现在的孩子在那么早的时间里就觉醒了这份反叛,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虽然通过强权和略带恐吓的行动,让小孩屈服了,但当看着孩子那份孤独的身影消失在学校大门口的时候,我内心视乎被锤子敲打着。我是不是错了,我似乎想将所有的事情都控制在我认为对的方向上,这让可以让我内心舒服,这样是不是很自私。也许我真的错了。
在上学期期末,咱们带着孩子去了一所私立学校面试,那个学校环境确实不错,但因为内心还是很排斥这种私立小学的,认为是为了出国而设立的学校。这类学校在我内心早就被贴上了差生集中营的标签。最后还是在孩子妈妈的坚持下妥协了。现在想想这种以追求孩子自身兴趣为主的学校,其实应该算是孩子的理想国,对他们来说是美好的。但我们大人担心的是这种学校出来的孩子是否能够适应未来竞争的社会,这种想法细想下,真有点像标准的“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套路。我们帮孩子做了决定,到底对不对。
在学校选择上,我的出发点其实并不是成绩和未来的出路,而是希望通过现在的努力,能够让他未来能有更加广阔的选择范围。担心孩子因为压力小就贸然选着了无法回头的出国的道路。
但这一切都被孩子孤独迈进学校的那一刻完全击碎了。我们对孩子的爱虽然是还无保留的,但缺无法回避的刻上了自私的烙印。
对孩子的爱该如何理解和落地,每个家庭可能都有不同的执着,确实因为每个原生家庭情况和孩子的个性都不同,爱的方式也会不同。但自己慢慢理解的是爱的基础永远是包容,而绝不是占有,包容的心能感化孩子、能感化家庭、更能感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