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7年6月13日云妮
在我的惯有思维中,总是按部就班,不敢尝试着走一条不同的路。
周末爬山,和同学相约到达集合地点。
在一个岔路口,同学提议带我走另一条路,放弃那条宽而阔人又多的大路,领着我走进羊肠小道。
小道窄,通向密林深处,时而平缓时而又是陡坡,路的两旁是些蕨类植物,间或夹杂着一些野花,还有少许的杨梅树,挂着或青或红的杨梅。
看着这些和大路不一样的风景,心情果真是另一番景象。
因为树多,空气更加的清新,也不用带遮阳帽和口罩,呼吸起来更加的顺畅,踩在柔软的松毛上,感觉和大地的接触更加的亲密。
林间山风习习,鸟儿鸣唱,偶有吼山的人在密林间荡气回肠,回音在山间飘荡,划过耳际。
走惯了大路的我,早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嘘嘘,又怕拖了同学的后腿,紧赶慢赶的想要追上,尽量发挥我大长腿的优势,然而,体力不支的我弱爆了,还是被远远的抛在后面。
同学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给我加油鼓气,还故意放慢脚步。
抬头看前面更陡的路,靠在树上的我小腿又在打颤了。
怎么办?继续向前走还是原路返回。
原路返回不是我的风格,向前走必定有不一样的风景。
喝水,稍作休息,调整呼吸,继续我不曾走过的路。
腿酸,气喘,摘个杨梅给自己,拍个风景照,听段音乐,想一想有趣的小事,听听林中鸟儿的啾啾声。虽然很慢,但每一步都在向前走,汗水在不觉间打湿了头发,每一个细胞也都张开,在尽情的吸允着空气中的养分,之前的艰难跋涉在这一刻也变得有趣起来。
不知不觉间追上同学们,同时也到达了目的地。
同学告诉我,我们翻越了三个山头,这条路和你以往走的路有什么不一样呢。
三个山头,我可从来没有尝试过呀,我居然也能走那么远那么陡的路,目的地是同一个,然而走不同的路,虽然多用了大概四十分钟,还时常坡陡路滑,但欣赏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了不一样的心情,虽然脚在隐隐作痛,可内心却是欢愉的。
难走的都是上坡路,可你依然有目标的坚持着,多做尝试,学会改变,将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和新奇体验。
我们常常害怕改变,明明知道改变一个方向,一定也可以达到,然而心中固有的思维,让我们很难改变,通常是从未尝试着去做改变,总是顺着不变的步伐,看着千篇一律的风景.
如果不去尝试,我真的不会知道我也能翻越三个山头,能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
人的潜能在某些时候是能被激发出来的,如果,爬山的时候,稍有懈怠,就有掉队的可能,还会成为别人的包袱和累赘,这样不但自己不爽还会叫别人不爽。
上个周末,哥哥要去合肥,一开始就想着要做火车去,正准备买票。
我把舅舅要出门的事告诉了王梓小朋友,王梓首先针对舅舅做火车这事发表了反对意见。
首先,上网查了普快,飞机,高铁的时刻表和价格,一对比分析,坐飞机最经济实惠,价格不贵节省时间。
然而,在小朋友五十大几的舅舅的心中,坐火车是他的头等之选,高铁捌佰多块钱玖个多小时,显然不是首选,普快肆佰多块钱叁拾多个小时,飞机伍佰多块钱叁个来小时。
选哪种交通工具其实显而易见了,可是小朋友的舅舅既不选高铁和飞机,偏偏要选叁拾几个小时的老式最传统的交通工具。
最后,在王梓左一个右一个电话的耐心解释下,才同意买了飞机票。
其实,这个账谁人不会算呢。
只不过是那种古板的僵化的认死理的思想在我们的身上占据着上风,认知上的偏差,导致行为出现错误的结果,而却从没有想着改变而已。
从家里到单位有两条路,都不过十分钟的路程。
这几年间,我总是一出小区大门就往右边走去。这条路上的每一颗树,每一块砖我都清清楚楚,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期许的了。
一天,决定往左边走着去上班,果然就惊喜不断。先是在外围商铺遇见早起晨练的狗多多,在主人的带领下,正刻苦的练着滑板车,看着多多有模有样的萌萌样子,心情不由的大好起来。
前方路的转角处,一蓬蓬一簇簇的蔷薇开的正艳,在夏的浅阳里,肆意的绽放。再往前走,粉的和紫色三角梅爬满栅栏,不同色彩的花儿交相辉映,烁烁其华,芳香馥郁,站在花下,感受花的美好,心情也变得温暖柔软起来。
一点点改变而已,却遇见那么多的美好,改变方向,尝试不同,放下执念,试着去走不同的路,去学着接受和感知有趣的东西,把寡淡的生活,因着你的改变而变得有趣。
有了这次爬山的经历,决定尝试着小小的改变:
下班的时候,变化着路线回家,发现生活里的小美好;
不要老听同一种风格的音乐,尝试着接受;
不要只读人物传记和爱情故事,扩大范围,打开眼界;
一月抽出一点时间,去看一场老电影,即便是一个人;
如果可以,关掉手机,安静的和自己独处;
天气晴朗的周末,爬山仍然要继续,尝试着走不同的路线,坐一班人少的公交,看看我所在的城市;
无论生活或工作,有了小进步,买礼物给自己作为小小的奖励;
学会偷懒,改掉太勤快的毛病,不再给花儿浇太多的水;
学会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把生活过得柔软一些。
换一条路,换一种思维,给自己尝试着不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