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 学教授,他没有上过大学,却成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成了大作家,主要作品有《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等 ,作品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国外屡次获奖。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学历不代表能力,我们要终身努力,在自己喜欢、热爱的专业深耕,终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发光。所以,我们一定不要给自己设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所以的所以呢,我这个只上过中专的自己,每天写早安分享(看见好的景象会拍照会文字记录),我不敢奢望当作家,我只想好好活着,我记录美好,分享世间一切美好和自己的生活感悟,现在自己也收获了正反馈,说我照片和文字很温暖,我想,从这点点滴滴,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活着的意义的一部分吧。
《活着》是中国著名作家余华所写的一部小说,于1993年首次出版。小说以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民生活为背景,描述了福贵悲惨一生。小说以“我”一个游手好闲的民间歌谣的收集者穿梭于农村,后遇富贵,与富贵交流,富贵亲口讲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以倒序的方式回忆了自己一生。读者跟着富贵游历从解放前到解放后中国底层农民生活状态,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青年时原本家庭殷实,但是他却嗜赌如命,标准的吃喝嫖赌样样来的纨绔子弟,输掉家产,活脱脱气死老爹,老天似乎要给他惩罚,经历了:战场难友老全,母亲、儿子有庆、朋友春生、女儿凤霞、女婿二喜一一去世,命运似乎不打算绕过他,把他最后的希望,他的外孙也带走——外孙苦根因吃毛豆被撑死了。最后,富贵购买一头老牛取名富贵与之相依为命。按理 他年龄最长,他应该先走,但是他却承受生命所不能失去而活了下来,面对一一去世的亲人,富贵有过悲痛,但他没有一直沉迷悲痛之中,虽然活着比死了还难受,但是他却好好的活着,顽强的活着。
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活着本身就是意义,就像罗素所讲: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就像战场上老全那句话:春生,只要自己想着不想死,就死不了。像他劝朋友春生一样: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这应该也是他活下去的信念吧。
富贵自认为:但他始终认为,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有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地死去,我还活着。富贵的想法看似简单粗暴,但是也蕴含着作者想表达的一个哲理:人为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任何身外之物而活着。
其实,很早之前我就听董宇辉介绍过《活着》这本书,他提到,富贵的一生仿佛是在漫长的赎罪,他在痛苦、压抑中送走了自己所有的家人。然而,即使面对如此悲惨的命运,富贵依然坚强地活着,他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吃好每一顿饭,这本身就是一种属于生命的力量。其实,从董宇辉的介绍中,我也明白了,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我们要怎么才能过好这一生。内心有一种强大力量,我要活着的信念很重要。
我发现自己读书有个不好的特点,读的慢,停停歇歇,时间拉得长,但是为了这次读书会分享此书(也主要是文章很精彩,一环扣一环,想快速读完),我四天读完了本书,开头部分和某些精彩情节来来回回读了几次,这在以前我是不可能的做到的,这也说明,没有到逼到绝路上,人是不会奋发向前冲的。
读完这本小时,感性爱哭鼻子的我却出奇的安静,没有掉一滴眼泪,我冷血了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读完整本书,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福贵的苦难生活,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福贵一家人对待苦难生活坚韧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生活多么困苦,从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牵挂,始终保持对生活充满信心。
比如原文开头:
“我怕他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了还有别的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就一头垂暮老牛,耕不动地了,老人也是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调动他耕地的积极。嘿嘿,不知道老牛是不是像狗一样听得懂人话,应该听得懂.
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的在游动着里面镶满了一五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从这文字我看到了进入垂暮的老人富贵没有很多垂暮老人的悲观和自哀自怨,展现出的却是一个劳动快乐的老农民形象,谁能想象出来他这一生经历了怎样的由高到低的可怜悲催生活,他灿烂的笑容是不是让没有在农村生活的朋友,感觉这是美好的田园生活呀!境由心造,我再次深刻的体验到这个美好的词语。
文章描述了很多场景,让我看到富贵一家生活很苦,但是,透过苦难,我却看到的是一家人的勤奋和乐观。
我爹死后,我娘常对我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尽管对富贵母亲的描绘少,但是我们却从了了的文字中看到一位母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富贵输掉家产能够吃苦应该和母亲教导有很大关系。当然,封建生活下的母亲对富贵良好教育是有限。不可否认,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的乐观向上,带给富贵的积极影响,富贵能够在经历了破产、死爹娘、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女媳二喜、孙子苦根相续离开人世任然乐观活着,这和他的母亲的影响离不开吧。所以,原生家庭里面,母亲对的孩子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一生。
还有家珍,富贵的老婆,凤霞,有庆的母亲,文中花了大量笔墨对她的描述,她是母亲、女儿、老婆,就跟现代女性一样有多重身份,活着一书中家珍这个角色在福贵人生中的重要性,她是一个智慧、隐忍、宽容的女人,因为她的存在,福贵才能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
富贵在城里闹腾的厉害,有一天富贵从城里回来,家珍给福贵做了几盘不同的菜,而每道菜的碗底都有相同的一块肉。当福贵发现并询问时,家珍淡定地回答:“女人看上去各不相同,到下面都是一样的。”家珍的这番引导在家产没有败光之前知道这道理却不改,应该是潜意识里面让福贵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和女人的作用,也逐渐改变了他的态度。
人要有信念,心存美好,这也是人活下去的动力吧。比如文章描述“人要是累的没有力气,就不会去乱想了,租了龙二家的田,我一挨到床就呼呼地睡去,根本没有功夫去想别的什么,说起来日子过得又苦又累,我心里反倒踏实了。我想我们徐家也算是有一只小鸡了,照这么干下去,过不了几年小鸡就会变成鹅,徐家总会有一天会重新发起来的。”现代人,工作环境好,精神压力太大,欲望也在不断升级,当我们物质欲望太大而没有满足或者当我们能力匹配不上我们梦想时,我们也容易焦虑抑郁。所以,我们也要时常给自己暗示:我非常努力,却依然够不着梦想,只能说,时机尚未成熟,还有漫长岁月要继续努力加油。如果我们因为某件事情或者工作焦虑失眠时,我们不要钻牛角,调整好心态,我们可以暂时放下此项任务,等我们过一段时间在回来看在,说不定就豁然开朗。
我有被那些细节震撼到了,关于三年自然灾害时,人们面对缺粮时对粮食的渴望细节描写。记得小时候,父母给我讲过他们小时候经历自然灾害时的情景:没有衣穿,没有饭吃,吃野菜也不错了,连树皮都被扒光了,还有人吃陶土(早上路过路边人还还伸手要吃的,下午回家路过人却撑死了,或者是被陶土撑死的或者是被偶尔一个好心人半块粗粮馒头噎死的),吃土,怎么可能,撑死……幼小的我们家境贫寒,但是任然理解不了怎么撑死的,现在我们透过文学作品详细描述,看到苦根、医生都是被活活的撑死,我们现在也可以理解电视里给灾民救灾发放食物时为啥碗里会放一些稻谷壳等,为了保命……爸爸妈妈经历过的苦日子。现在的我们更能理解他们的吃隔夜饭菜,酒席打包…我们对他们应该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珍惜粮食,在当下,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也许,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风来了,就吹风,雨来了,就淋雨。受不住了,就倒下,直到能再站起来,再走。”
现在的我们最最最重要一点调整好心,心是一切的根源: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来世间一趟在于体验美好
而不是在于我有什么
没有什么
人活着就是最好的
就如余华活着一书描述
富贵一生够悲催吧
青年时纨绔子弟
吃喝嫖赌样样来
最后赌博输掉家产活生生气死父亲
后面一生亲人尽失
但是,他却任然乐观的生活着
扯起嗓子唱山歌
黑黝黝的背和牛合为一体
富贵不能用不苦来形容?应该用悲催来形容
他可以好好的活着
我们却迷失在物质丰富的黑暗中
失眠、抑郁、焦虑……
活着,我们应该好好活着
物质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一片云彩
余华说:
我们会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得不来;我们最终会离开这个世界,是不得不离开。
有没有读了活着释然了,一起来讨论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