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讨论,在印度,佛教有4派
1:“说一切有部”:不相信上帝,生命是由原子组成
2:“经量部”和“说一切有部很像
3:“唯识宗”:相信唯心造,心是唯一真正而究竟存在的东西
4:中观派:一切是空
佛陀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
世间8法(8种陷阱):毁与誉,得与失,苦与乐,讥与称。
修“止”的目的并不必然是摆脱各种情绪烦恼,到达全然舍弃所有分别现象的境界,以期获得证悟;修止的目的与此无关。其目的,是要得到自我控制我。借由获得这种控制力,我们获得某种信心,并欣赏和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日子,每一个时刻,
在大乘中,智慧是指了知无我的心或了知自我本空的心。
12缘起法:
无明,行,识,名色,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佛法,是一个以智慧为导向,而非以伦理道德为导向的道。当心全然正常,就熟智慧。
有三个因素界定正常:见地,禅修,和行为。
见地:佛教的见地:一切皆是无常的,相互依存的人,没有东西是个整体。
禅修:就是什么也不做,完全不做。
行为:基于见地和提升见地,必须伴以优雅,同时修持反叛与优雅。
《金刚经》
智慧是我们的心处于最正常的状态。
有三种方法培养智慧:经有听闻,读诵,和思考。真正的智慧只能来自禅定。
佛说,菩萨要有度化所有众生的faxing,一定要了悟没有真实存在的众生被度化,这就是究竟菩提心。
出离心:了知执着是无用的,无自性的,所以我们要摆脱它们。
佛说,如果一位菩萨不住于度量任何相或终点线,那么其布施就被称为无量布施,这种布施的结果识无量的,无法度量。
佛说,只要有一个可被识别的想起,不管不顾是什么特征,都是虚假的。
闻,思,尤其是修持无相佛的智慧—-佛即是空,即是佛。
大乘佛教中,空性为根,无相为道,无愿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