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讲小编为各位读者分享了规章制度生效的条件,但是一个好的规章制度,除了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外,还应当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具备合理性和较强的操作性,否则就是废纸一张。因此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要内容合理;二是要细化标准。今天小编就给各位分享一下如何做到内容合理。
实践中,很多企业认为只要是法律不禁止的,企业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规章制度中进行规定,并依据该规定处理劳动关系。但事实上,企业的规章制度在保证合法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合理性。如果企业的规章制度超出合理的范围,也很可能被认定无效。
下面小编就以2个案例说明:企业规章制度这样制定是否合理?
案例1 一家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规定,职工在单位车间内吸烟,一经发现企业即可解除劳动关系。一家在写字楼里办公的商贸公司也规定,员工在公司办公室内吸烟公司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2 一家生产型企业规定,工厂流水线上的职工迟到两次,企业即可解除劳动合同。一家普通的公司也规定,员工迟到两次,企业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点评:通过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关于“合理”标准,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由于用人单位各行各业千差万别,同样的规章制度放在不同的企业,其效力和适用结果很可能大相径庭。比如案例1,对于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员工在车间内吸烟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在规章制度中将吸烟作为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合理的;但是对于一般公司而言,吸烟行为就是一般的违纪行为,若企业将该行为作为解除条件,就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再如案例2,对于生产型企业,流水线上的一个员工的迟到可能会造成停产,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解除合同也不为过。但是对于普通公司而言,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面对十分糟糕的交通状况,这样的规定显然过于苛刻,缺乏合理性。
因此规章制度制定的合理性非常重要,这种合理性是因企业性质、业务形态、岗位职责等不同而体现差异的。
下一讲,小编继续为各位读者分享规章制度制定的要点
今天的内容小编就分享到这里,关注小编(微信公众号:人事管理小助手),每天为您分享不一样的劳动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