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手机一顿定叮玲叮玲,一看是好友的一条消息,别人让她看一本书《浮生六记》,说一个清代的女子如何如何好?听到这样形容一个女子,带一个抬头清代,我其实有些不舒服,有些本能的排斥。后面为了能展开话题,我去看了书评,看了一个现代的书评,有点女权的味道在里面,一味指责书中男主,受这条书评影响,其实我就有点放弃这本书了。这本书真的在少年时期有过印象,语文课本里面的节选只是六记的一记,能感受到男主是快乐的有趣的童年。最后看到陈寅恪对这部作品的评价,让我有了想看的冲动,还有一个书评很好玩,说想让你的女人变坏就去看。我就更好奇了,就抱着这样的心态,我看完了第一章,第三章。因为看的是翻译后的文章,错过了很多绝美的句子,但是第一章的爱情真的是那个年代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第一章内容,讲述了他与妻子的相识相知相爱。确实在他的笔下生动的描述了一个恋爱中愉悦的女子,她聪慧,娇憨,可爱,小女儿态,看完之后就有一幅唯美的图,她在闹,他在笑。代入整个清朝,很少有男子能做到这样,带妻子去她想去的地方,纵容妻子女扮男装带她出门,处处维护她。说实在,在那个时代遇上这样的夫君真的是女子都觉得幸运。
第三章,读完,气的我只拍大腿,我没法代入,一个第一章那样聪慧,可爱的女孩子变得迂腐陈旧,处理起来公婆家庭关系像一个没嘴的自卑的女人,形容不出来的感觉,她那个样子我脑海里第一个样子,就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怎么就之前俏皮可爱明艳的有才情的女孩子就变成了受苦受难可怜兮兮的祥林嫂。为父求妾不成,反陷污淖,为公求妾,被婆猜忌,被公嫌弃,最后闹的夫妻双双要被赶出家门,而男方因为不下休书,被连累般跟着离家。到第三章,才看清楚其实除了风月男主在行,其他他都不在行,所有的一应事物都是她在弄。我能理解那个年代女子丈夫纳妾,那个年代帮公公纳妾,但是她的一系列操作让我很惊讶。为丈夫纳妾,物色一个青楼女子,但是突然我也想明白了,不是她要找青楼女子,是他好风月,跟为了能求娶那个女子,跟人结拜,结拜以后青楼女子跟别人跑了,她留下一个跟青楼女子结交的坏名声,让以后所有她做的事都让公婆怀疑她品行不端。
看完以后,这样一个女子,你说她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现在我片面的角度并没有。社会环境的局限,她从小失怙,长姐如母撑起一个家,她的担当,她的聪慧我都可以理解,就是没有办法理解是什么改变了前后有出入的她。我甚至都揣度,前一章那个娇俏可爱的女孩子是男主自己添油加醋写出来的,但是到后一章,我宁愿后一章那个陈旧迂腐的妇人是他添油加醋的写出来的。固然爱情是建立在物质上的浪漫,掀开爱情这篇华丽的羽衣,下面都是残破不堪的生活实况,我还是期待,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子生活也不会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