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具有恒常的发展顺序,不可逾越。
符号功能(symbolic function):使用符号(如表象和词汇)去表征事物和经验的能力。
2~3岁开始有符号思维,3岁的符号思维已经很接近成人。
2~7岁期: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大量涌现,如过家家、假装妈妈、超人等,并配有道具。
双重表征(双重编码)(dual representation,dual encoding):一事物即代表自身又表征其他事物的能力。
前运算阶段的特点(2~7岁):
a.泛灵论,将无生命物体赋予生命或生命特质(认为它们具有动机和意图),eg4岁孩子认为风吹来是为了给他降温的。
b.自我中心:意识不到他人的观点,3~4岁经常认为别人与自己所见的景象相同,即使所站的位置和角度不一样(eg,画杨桃)
eg:打电话时儿童不认为你看不到他。
以4岁的凯莉与她叔叔戴夫的电话对话为例。
戴夫:今天你打算去参加一个宴会。好极了,你穿什么呢?
凯莉:就这个。
凯莉也许一边打电话,一边指着自己的新裙子,她似乎并不知道她的叔叔并不知道她在讲什么。结果,她的讲话并不满足听话者的需要,反映了她所持有的自我中心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这种自我中心倾向,使得儿童无法对假象和真相做出区分。
eg,表象真相实验,玩具海绵。P242,243
弗拉维尔和他的同事(1983.1989)在实验中发现,给三岁儿童呈现一块看上去像岩石的玩具海绵,结果他们不仅说它像岩石,而且还会说是“一块真正的岩石”。他们对事物本质的表征往往以单一的最显著的特征为基础。但当让3岁儿童捉弄某人(如“我们来骗莎莉,让她相信这是岩石而不是岩石装的海绵”)时,许多3岁儿童能够进行假装游戏,他们能对岩石状的海绵形成双重表征,即认为它是一块海绵(本质),只是看起来像岩石(现象)(Rice等,1997)。显然,在象征游戏活动中,儿童把一事物假想成另一事物(如把一个大纸板箱看成是一个堡垒),非常有助于发展儿童的双重表征能力,以及儿童逐渐形成的区分现象与本质的能力。
c. 2~7岁的儿童常常过于依赖自己的观点,因而不能对他人的动机、愿望和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他们也经常认为自己知道的事情别人也必然会知道(Ruffman & Olson,1989,Ruffman et al,1993)。 —— 有关“人类是具有认知能力的,人类的心理状态并不是总能被他人共享或者为他人所知”的认知 。
已知:
约格把一些巧克力放进了一个蓝色的碗橱,就出去玩了。
在他出去的时候,他的妈妈把巧克力转移到了绿色的碗橱里。
问:当约格回来以后,他想吃巧克力,他会到哪里去找呢?
3岁的孩子会回答“去绿色的碗橱里找”。(鱼尾葵根据心理理论推导,3岁小孩认为belief代表事实→每个人都有正确的belief(因为世界上没有错误的belief)→要吃巧克力,你就会有正确的belief(即你要吃巧克力,你就会知道巧克力在哪)→你就会去绿色碗橱里找。)
4~5岁,会回答,蓝色。(belief-desire reasoning理论认为,他们已经知道belief只是一种关于事实的信息 → belief可能是错的,belief也不会自动共享,除非被传达了 → 要吃巧克力+你没有正确的belief → 你会去蓝色碗橱里找)
什么让3岁儿童在false belief task中失败 → 最可能是他们抑制不了回答 绿色的偏好反应,而不是他们不具备认识false belief(即belief可能是错的)的能力。
假装游戏,及兄弟姐妹间的欺骗、哄骗互动,有助于让儿童通过false belief task → 更快地认识到残酷的现实成长。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认知操作能力 → 修改和重组已有的表象和符号,从而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清楚了具体运算阶段的智力技能后,我们就会清楚为什么许多国家从6~7岁开始进行正规教育了。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这是儿童从知觉假象中去中心化,并获得认知操作能力的时间,认知操作能力使得儿童能够理解算术并对语言及其特性进行思考,能够对动物、人类、物体和事物进行分类,并且能够理解字母的大小写、字母和单词、单词和句子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