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写了一本《大女生》,非常值得大家去看。她用一个闺蜜的姿态,站在女性身边,告诉我们女性要怎样认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自己。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是谁,成为谁,与谁同行。为什么女性总会有一种低价值感,因为你还不认识你自己。“我是谁”这部分帮助女性更好的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存在。
01 要有自己的独处空间
英国作家伍尔夫说:“一个女人如果想要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倒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作家,作者强调的是,在这样的空间里,可以不慌不忙,用不着发出光芒,任何人都不会被打扰,只有自己。
杨澜在12岁的时候拥有了一间自己的房,那时大学的录取率只有10%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杨澜很刻苦,每天都把自己埋在试卷里。
在这样的环境下,杨澜还是会每天挤出时间,来看自己喜欢的小说,《简爱》,《红楼梦》,《老人与海》。她最喜欢周日中午,她的爸爸妈妈在午睡,她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写日记,为班级做海报。
她回忆说,那就是一段不被打搅的时光,空间里只有自己,不慌不忙,用不着去证明自己。正是这样的空间,帮助她搭建起了自己的心灵世界。让她意识到,我就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
有了这样的自我认知,就会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价值感,就不会浑浑噩噩虚度年华。
现在我的孩子12岁了,她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自己的房间,然后关上房门。以前我还会担心她关上门是不是想自己玩游戏,做什么不想让家长知道的事情。
看了《大女生》,我突然生出对育儿的敬畏之心,孩子需要独处的空间,这是她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一部分。
英国作家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说:“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在这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她不需要怨恨任何人,因为任何人都伤害不了她;她也不需要取悦任何人,因为别人什么也给不了她。”
02 倾听身体的声音
从我们呱呱坠地认识这个世界,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的。对于孩子来说,最早的玩具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手、脚。
我们经常说要给婴幼儿做“抚触”,还有要多抱抱孩子,其实都是对孩子身体的一种激发,是帮助孩子认识身体,爱上自己的身体。这种感觉,会陪伴一生。
好莱坞巨星卡梅隆·迪亚兹写过一本书《你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她在书上说:“我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我对身体的了解,接受现在的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的身体,你所拥有的这副躯体能够带你步入人生佳境,你一定要学会在你这副独一无二的身体中好好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接纳、管理好自己的身体,不仅仅拥有美好的身材。不是说为了让男人来评价我们是否苗条。营养也好,健身也好,情绪管理也好,不是为了满足别人对我们的评头论足,而是过好自己生活的需要。
女性一生的发育经历比男性要多。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对自己的月事羞于启齿。让女孩子了解身体的科学知识很必要,这没什么羞耻的,这是人体科学。
接纳自己的身体是接纳自己的第一步。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人身体负责,才能够拥有丰盈的人生。饮食、锻炼和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的三件法宝。
衰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自然过程。杨澜在他50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眼睛开始变花,第一时间,就去了眼镜店,配上了一副老花镜。这一天总是会来的,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年期荷尔蒙的变化。
有一天,当我们打开手机录像,关掉美颜和修图,可能会发现眼角的皱纹已经无处可藏。大可以一笑了之,然后晚上敷上一片面膜。对于身体,一边静心呵护,一边坦然接纳。
获得过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咏梅,她曾经对一位摄影师说:“能不能别把我的皱纹都修平了,那可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03 掌控当下就是掌控生活
女人为什么喜欢买买买?有一句话是这样调侃的:“你和自己想要的生活之间,只有一个下单的距离。”
追求新鲜感是一方面,衣不如新人不如旧,但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一种满足。一种“我想要我就能拥有”的掌控感和满足感。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对生活又掌控的人,是不会成为“购物狂”的。
衣物包包都是身外之物,带来的新鲜感也只能维持几天而已。不如增加对自身的投资,比如体验式的消费,去旅游,去博物馆,这些经验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或者去学习,解锁新技能,这些投资能提升眼界,开拓胸怀,更能带来对生活的掌控。
对于时间,我们唯一能够掌控的是当下的时间。有人问杨澜:“你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回到18岁”。杨澜反问:“我为什么要回到18岁,18岁的滋味我已经尝过了呀。”她认为当下的最好的时间,当下的自己是最好的自己。
这就是活在当下。我们经常苦心修炼,认为只要“买了房就好了”,“等我升职加薪就好了”,“孩子长大了就好了”,但其实,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没有“就好了”的时候。
有一部电影名《本杰明·巴顿奇事》讲的是一个男子逆生长的故事,时光倒流产生了许多奇遇,但终究是以另一种形式的残酷与挚爱时之交臂。他想告诉我们的是时间无论朝哪个方向流淌,我们拥有的只有当下。
最好的时候就是当下。虽然生活很忙,虽然总有没解决好的问题。但也别忘了给自己泡杯茶,看看远处的风景,和自己独处一会儿,用享受的心态过好每一天。
写在最后
这本书看到第一章,写下这些思考。照照镜子,拍拍自己的背,给自己一些空间,关注自己的身体,活在每一个当下。当下美好,人间值得。
读书就是读自己
我是沐年,陪你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