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主到君主的距离

三国中的为人主者有三个,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人主各有特点,刘备是人主也是仁主,为人忠厚善良,不妒人才且爱惜善用人才;曹操本就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虽爱惜人才,可是他没有刘备的宽宏大量,他嫉妒比他有才华的人,即使是帮过他很多次忙的荀彧,也因为不同意天子立曹操为魏王最后落得自杀的局面;孙权,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和哥哥,所以掌管国事的时间很早,因为自己太小,所以很多事情需要仪仗他的都督,可惜随着他长大,他的都督一个个离他而去,先是周瑜,后是鲁肃,剩在他身边的只有吕蒙。虽是人主,可是得力干将的确不多。那么从人主到君主需要哪些必备条件呢?

一需要得力的干将,并且这些干将随时做好了为你奔波的准备,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只要你有命令他们就愿意为你效命,刘备的仁义使他得到了乱世之中大部分的英雄,并且个个都愿意随时为他效命。曹操营下,虽英雄也不少,可是曹操心狠,在和刘备争汉中的时候,其结拜兄弟夏侯渊几次三番请求援助,曹操嘴上答应了,可是并没有做出实际行动,因为他知道,即使他派出援救的兵马也不能挽回必败的局面,他之所以答应夏侯渊就是为了让他们坚守到最后一刻,多杀死几个刘备的部下,为他后来攻打刘备奠定一定的基础。从得力干将来说,曹操和刘备都比孙权强很多,他俩更容易从人主变为君主。

二为人主者需要实施仁义来获得人心,而为君主者则需要赏罚分明,不能一味的施仁义,让天下人觉得他只是人主,没有威力,也不能一贯的施暴力,让天下人惧怕他,失去他们对他的爱戴,显然做到赏罚分明的也只有后来的刘备,之所以说是后来的刘备是因为他在夺取西川之前,刘备只是人主,只施行仁义,而夺取西川的时候,庞统之死带给刘备莫大的难过,自己的军事为了帮他得到西川,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这让刘备明白,他不能一味的只施行仁义得到人心,也需要施行某些的惩罚制度来震慑人心,庞统的死让他彻底明白,那些为他付出生命的人,需要更好的奖赏,与此同时,那些总是混日子的人也需要更严厉的惩罚,从那一刻开始,刘备明白赏罚分明更是为人主者应该做的。也是从那一刻开始,诸葛亮明白,刘备已经不再是人主,而是蜕变为真正的君主了。

再说曹操,他虽爱才,可是不能容忍他的部下才华过他,杨修之死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也不能做到施行仁义,荀彧之死也是他喜欢独断专行的最好证明。荀彧虽是曹操的贵人,可因为他不同意封曹操为魏王,阻止了曹操的爱子曹植走白马门,这两件事惹恼曹操,曹操直接拆了白马门,荀彧气的生病之后,曹操给了一盒果品,荀彧以为曹操还惦念着他,等荀彧打开果品盒才发现是空的,荀彧明白,曹操的意思是告诉他,即使他为曹操劳累一生,可是最后他的结果也是没有粮食吃,想到这里,荀彧自杀。曹操再去祭奠曹操的时候说到,你是我兄弟,可惜,你不是我同道。可见曹操独断的严重,即使是荀彧,也因为没有满足他的想法,最后落得自杀的下场。

后记感想:从人主到君主,需要的不仅是人才,还需要天下人的拥戴,也需要做到对别人的宽容,真正做到赏罚分明,爱惜人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几天说的关于荀氏的最后一篇,一直没有写,今天补上,哈哈。 在看荀彧,荀攸传记中,看到最后二人去世的时候,发现二人...
    苏二读书阅读 5,939评论 6 14
  • 今天早上刚刚睁开眼睛,突然一阵后悔袭来,片刻间就像灵感来临一样,一阵悔意在心中盘旋,不知道有意悔过的我能不能有下一...
    海秋花阅读 1,085评论 0 0
  •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5ccde5f22a17 前言 很多ios开发者大概对...
    风华正茂回谋一笑阅读 3,345评论 0 0
  • 风 轻轻的吹着 雨 慢慢的下着 你朝我缓缓的走来 我站在原地默默地等你 突然 我们之间出现了裂痕 你不再前行 而我...
    花界简阅读 1,683评论 0 0
  • 家里亲戚有妹妹要高考并选专业了, 也不知道她们对什么感兴趣(可能她们自己也不太清楚), 所以在这里整理一下, 方便...
    Hero_Guo阅读 3,297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