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有孝子

李哥是我们店里一个老客户,刚过耳顺之年。其老父亲九十有余,老母亲八十五。父母亲身体常年不好,或家中卧床,或入院治疗。日常生活起居照料皆是李哥所为。

耳顺之年,上比耄耋,尚属身强体壮之人,下比不惑,可能力微不足。而李哥常年伺候二老,容貌比实际年龄要苍老的多,乍看像七十古稀之人。

去年,平均每周他至少来我们店里消费两次,风雨无阻。他住在大东关绿地世纪城,骑电车大约要三十分钟时间左右。

每次购买产品,烧鸡都是挑选肉质软、嫩、烂,牛肉都不要有嚼劲的,说俩老人牙劲不行。

今天他又来光顾小店,这是2020年的第一次,也是间隔时间最长的一次。不用解释,大家都应该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

因为是比较熟悉的缘故,于是问候他高堂双亲是否安好?他说整个春节期间,父母二老轮流着三进三出医院往返家里。

李哥父亲九十多岁,算是高龄的了,去年患的癌症。母亲八十五岁,有十几年的糖尿病史,还兼患病良性肿瘤。

二老生活不能自理,日常饮食都是李哥亲力亲为。年龄大,消化不好,肠道功能缓慢。饮食基本以流质为主。李哥说每餐粥都是这样搭配:从优质牛肉、鸡肉、猪肉三者当中选其一,加鱼肉,加鸡蛋,打成碎末配上杂粮粥,另外加上从医院开的营养液或补钾、补维生素的药片。各取三分之一混合在一起,俩老人的每餐都是这么复杂,而且常年都是这样,李哥的耐心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

大瓶营养液及救心丸

补钾溶液


如果说熬粥需要功夫,那晚上的陪夜更是消耗体力及精力。用李哥自己的话说,父母不住院治疗,自己还能稍微睡上安稳觉。只要是病情严重入院,陪夜期间,每小时自己都必须起床五六次,那简直就是硬撑着熬下去,找来的雇佣人员(不全职,以李哥伺候为主),日薪150~200元不等,人家受不住,坚持不了几天,大多“逃之夭夭”。

每次把父母从死神手里拉回来,李哥就成功“减肥”十几斤。而且父母是一回比一回更难伺候。

他说,养育婴幼儿是一天比一天容易,小孩成长快,能看到成绩。但伺候老人不一样,一天比一天艰难,没有身同感受,是不能体会那种滋味的。

李哥就这样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让高龄双亲心安、身安,绵延着生命的活力。

对一个六十多岁的人来说,三两天还能凑合,长期如此不能不说是一项“艰巨任务”。但是他言语间没透漏任何丁点不耐烦。为父母的日常饮食,他四处张罗,偌大城市任何一个角落的名食,他皆能和盘而出。

我问他怎么不让其他至亲帮衬?他说只有一个妹妹还得上班,只能趁休息时间过来帮忙替换。

父母对下一辈从来都不吝啬自己的付出,不惜钱,不惜力,不惜时间。但是反过来子女对父母的爱就没有这么大气。

而李哥对久病卧床的双亲算是尽到了孝心。

父母对子女的爱


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久病床前尽孝顺的子女却屈指可数。数句心里话,伺候父母的活,短时间的话,我还能做到,如若时间很长,我也做不到。

人到晚年,身体健康是幸福指数的最大保证。否则,连最起码的生活都不能自理,累及子女,则是难上加难。

从李哥艰难伺候双亲事上,让我更加明白: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健康更为重要的事情,这点,我们都要从内心里重视起来,不能每天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说到孝顺,我最敬佩李哥所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而无腿,以子代之,谓之孝,辅之以文,谓之教也。 中秋节后的第四天,是伯伯80大寿。两三年都没去看望伯伯了,心生歉...
    宋键阅读 4,905评论 10 14
  • 文/英幽灵子 “老人死了好几天才被发现”,这种事儿在网上已经屡见不鲜了,最近我身边也发生了一起。 老太太80多岁,...
    装装子阅读 4,125评论 0 5
  • 上午,爸爸打来电话,问我生病的姑姑情况如何。 姑姑今年九十岁高龄了,身体一直很好,没生过啥大病,姑夫早逝,儿女们不...
    厨房里的马铃薯阅读 3,355评论 6 6
  • 转眼间来宁波整整一年了,在过去的一年护工生涯里我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品味到了人情的冷暖,虽有至深的爱情,友情...
    路重波阅读 3,365评论 2 2
  • 坐了十六个小时的无座,硬是把箱子给坐塌了,好尴尬! 一个晚上只睡迷迷糊糊睡了两个小时,早上八点到站的西安天才刚刚乍...
    高冷小师妹阅读 1,57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