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第四章 制定计划

Mooc管理学课程,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王文周老师。记录于2022-08-30

本文是《管理学》课程的第四章——《制定计划》的思维导图:
本章的思维导图

管理学-第四章 制定计划-Y.png

具体内容大纲:

4.1 制定计划的方法
    4.1.1 PDCA
        由质量控制之父休哈特提出,由戴明发扬光大,所以也被称为:戴明环
        计划(Plan)
            1.明确任务、设定目标
            2.盘点资源、收集信息、制定备选方案
            3.找出最佳方案
            4.制定行动计划表
        制定(Do)
            1.计划的执行阶段
            2.根据前一阶段的计划进行相应的活动
        检查(Check)
            1.检查与纠偏
            2.对比实际操作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
            3.做必要的反馈
            4.反思前两个阶段的缺陷
        改进(Action)
            1.对核查的结果进行处理,修正后再执行
            2.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标准化和推广
            3.对失败的经验进行复盘
        强调的是不断地循环,不断地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直到达到目标!
    4.1.2 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就是寻找标杆进行对标,找出差异,进而自我改进的一种方法。70%以上的世界五百强都使用的方法
        标杆环:立标;对标;达标;创标(比学赶超)
        标杆管理的推进步骤:
            1.内部研究与初步竞争性分析
                1.明确战略定位,确定自身在同行业中的水平
                2.审查团队中的优劣势
                3.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2.组成一个标杆管理的团队
                1.良好的规划能力、前瞻性和统筹能力
                2.聘请专业的标杆管理团队直接进入团队内部进行指导
            3.选定标杆管理的伙伴(对标对象)
                1.国内的大型企业可以对标全球领先的企业
                2.中小企业应以大型企业为标杆
            4.搜集及分析资讯
                1.采用问卷、访谈、网络资料收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搜集标杆企业的信息
                2.在资料整理完毕后,寻找与标杆对象的差异,并分析得到提高本企业水平,缩小差异的方法
            5.采取改革行动(分阶段,循序渐进)
                1.按照行动蓝图落实改革任务
                2.及时对完成工作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3.必要时对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
    4.1.3 情景计划法
        当前商业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越来越多,情景计划法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应用。
            1972年传奇的情景规划大师,法国人皮埃尔·瓦克领导着壳牌的情景规划大师,假想“能源危机”和对应方案,使壳牌成为唯一一家能够抵挡当时石油禁运危机的石油公司,
        情景规划是一种新型的战略规划方法,要求企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形提前做好设计,这种分析方法使得计划更加全面灵活,战略更有弹性。
            优势:增加了规划人员和决策人员的沟通;有利于利益相关方充分参与计划制定的过程
                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从容应对未来
                有助于团队学习,汇聚集体力量
                有助于改善管理者的心智模式
        实现过程——情景规划18步方法
            1)设置情景模式;2)赢得高级管理层理解、支持和参与;3)定义决策焦点;
            4)设计情景规划流程;5)选择主持人;6)搭建情景规划团队;
            7)搜集资料、观点以及构想;8)识别并评估关键的决策因素;9)识别关键力量和推动因素;
            10)开展专题研究;11)评估关键力量、不确定性;12)识别关键的“不确定性的主轴”,以此作为情景规划的逻辑与结构;
            13)选择情景推理方式以应对“不确定区域”;14)设定情景的故事情节;15)用情景预演未来
            16)征集决策建议;17)识别监控标记;18)向组织汇报结果

4.2 计划制定
    4.2.1 经营计划
        1.经营计划是指企业根据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有关目标的要求,对方案实施所需的各种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上所作出的统筹安排
        分类:
            按时间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长期利润计划、产品发展计划、投资设备计划、市场开拓计划等
                短期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计划、人事计划、财务计划等。
            按内容划分为销售计划、供应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产品开发计划等等。
        特点:
            决策性、综合性、外向性、激励性
        步骤:
            1.确定目标;2.条件分析;3.确定主要计划;4.制定支持计划;5.用预算量化计划。
        制定经营计划的要求:
            1.重视协调性;2.加强灵活性,不能过于死板;3.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消除内部的计划隔阂;
        研读经营计划的要求(中层干部)
            1.深度解读企业的经营策略文件
            2.从中找到: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今年实施的重点工作是什么?涉及到哪一些业务领域?管理的优先顺序是什么?
            3.实现与自身工作管理的挂钩。
            4.分析清楚:直接涉及我分管的业务是什么?间接涉及的业务是什么?需要与谁配合?管理者提出了什么样的标准?是数字还是行为?我的优先顺序和企业的优先顺序是什么关系?
            5.找到个人以及部门的关键目标
            6.建立工作目标:按照企业的要求,如何设定今年的改善目标?设定几个?达成结果是什么?如何与我的上级达成一致?我需要做什么准备?
    4.2.2 项目计划
        1.项目定义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2.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
            1.整合管理;2.范围管理;3.进度管理;4.成本管理;5.质量管理;6.资源管理;7.沟通管理;8.风险管理;9.采购管理;10.干系人管理
        3.项目计划的作用
            1.可以确定项目组成员工作的职责范围及相应的职权。
            2.能够促进项目组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
            3.使项目组成员能够清楚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4.是项目实施过程分析、协调和记录的基础。是预定时间、人员和经费的基础。
        4.制定项目计划的原则
            1.目的性(计划为项目目标服务)
            2.系统性(不能只是想着时间进度计划,还有其他知识领域的计划)
            3.动态性;4.完整性;5.相对稳定性
        5.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1.甘特图
                横轴表示项目实施的时间,纵轴表示项目任务,而线条则是表示项目实施期间的计划和实际完成的情况。
            2.网络图
            3.网络计划技术
                将一项工作或项目分解成各种活动,然后按照活动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使用最小资源,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

4.3 个人计划
    4.3.1 个人目标管理
        目标不只是对组织重要,对于个人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有目标才能取得成就,成为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
        每个人都要考虑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目标
            长期目标是人生方向的指南针
            长期目标必须有中期和短期目标做支撑
        设定目标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和条件状况
            1.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和条件;2.已经拥有了什么能力条件;3.还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4.还需要形成哪方面条件?5.能力提升路径是否清晰?6.条件的形成创造过程是否可控?
        个人目标要和组织目标协调起来
            1.可以更加便利地搭上组织发展的快车
            2.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不匹配,则需要人挪活,要找到与个人目标匹配的组织一起发展。
        考虑工作、家庭的平衡
            1.个人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工作与家庭冲突,如:家务外包、刷碗机、业务时间把工作电话转移到语音信箱;
            2.组织为员工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冲突提供一定的支持:如弹性工作制、托管班之类的;
    4.3.2 个人计划管理
        1.计划的类型
            1.长期计划
            2.中期计划
            3.短期计划
            4.按照内容还可以分为很多专项计划,如学习计划、减肥计划、置业计划、考试计划等等
        2.长期计划
            1.个人的人生追求目标是啥?
            2.30岁、40岁、50岁要做什么?
            3.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要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要善于分析国家发展的势态,要做到顺势而为。
        3.中期计划
            目标和实现路径都更清晰,计划也更具体可操作性
            五年的职业计划——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
            五年的财务计划
            五年的学习计划——取得MBA学位
        4.短期计划
            月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周计划不能做流水账,要体现本周在主线工作上投入的时间是多少,是否足够?
            要突出主线,要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
    4.3.3 个人时间管理
        个人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一代:便条和备忘录,记录重要事项
            第二代: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未来事项的规划
            第三代:事务的次序安排,衡量轻重缓急,将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争取更高效率
            第四代:兼顾重要性与紧迫性,讲求多方面的平衡
        时间矩阵图
            从重要性和紧急性来分为四个象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优秀的时间管理者,要在重要紧急的事情可控的情况下,把工作的中心放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
        效能矩阵图
            从是否能胜任和是否有结果的角度来分为四个象限,类似于时间矩阵图。
            要优先处理既胜任又能出成果的事情,会增强自信心,也会增强我们的成就感
            对于胜任但是做不出成功的工作,也要关注,后续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收入来源。不只是做一个梯形的人,也要做一个Π型的人。
            不胜任又能出成果的,不用太在意,因为成果可能不持续,只是运气问题。
        ABC时间管理法
            分为A级事务、B级事务、C级事务,不同级别的事务工作量不一样,价值量和重要性也不同,要区分对待。价值量大的事务,要增加时间投入
        番茄工作法
            一个番茄时间是30分钟,包括25分钟的工作时间和5分钟的休息时间;
            一个番茄时间是不可分割的,每四个番茄时间就要停止工作,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大概15到30分钟
            完成一个任务,花掉一个任务
            番茄工作法的原理是:人们进入一个工作状态中可以持续的时间,大概就是25分钟左右,这段时间可以高效率地集中经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克服拖延
            1.改变认知
                积极暗示、转移注意力、适当休息、增强自我效能感
            2.行动管理
                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
                日事日清,日清日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