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与其说现代诗歌是什么,它和旧体诗的区别在哪里,以及它和西方诗歌的关系如何,倒不如说现代诗歌不是什么,现代诗歌的本质构成有什么。#现代诗歌#
一、诗是一个言说的意绪体
诗 是由不同经验、先验、超验等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言说意绪体。
1、意:意象、隐喻、象征,能指,意义、意味、意趣。核心的灵魂。本质的技法。诗的理性部分,灵觉部分。
2、绪:情绪、思绪、所指、节奏、情感、腔调、语气、提炼式内容、剪辑式叙述。诗的感性部分,血肉部分,包括抒情、冷抒情、叙述和单元叙事。
3、体:架构、结构、建构、解构;小到分行、断句、句式、断句、章节、段落,诗的骨架部分,内在联动与行走。
4、意绪体所组成的是一个有呼吸的个性言说的生命。意、绪、体三者一个都不能少。
二、现代诗歌来源于哪里
1、言说特征:这样的生命首先基于传统汉语表达语法和现代汉语的引进版新增语法的xy染色体基因,受教于文化、哲学、生活和艺术元素的综合熏陶,主要得益于现实生活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双重变量影响,最终形成自我独特的言说特征。因此,单一地指出诗歌来源于生活或者冥想,来源于知识或者创意,都是片面而不足为信的。
2、诗意不是全部:只强调诗之意,就有可能忽视或放松了诗的情绪和体例,造成不必要的冗长或短促或头重脚轻,须知,诗不是干巴巴的意。
3、诗不应该是什么:诗应该是湿润的,诗或多或少要注意篇幅、长短、句词的节制,词语的当量。而非诗意的滥觞——不能通往纵驰无度地说理或者讲观念,谨防段子体、日记体、白开水体。
三、现代诗歌的审美效果是什么样的
1、诗的效果:展现、呈现、再现、揭示、暗示、透视,结构、解构、重构
诗应该是作者文体意义的能量场,应该是读者阅读共振的策源地,绝非个人主义情绪思潮的密封舱。
2、诗是枯的,也是润的。枯是一种艺术视角的自然哲学概念,而润则既是功能也是感受,是感受与功能合二为一的写读效应。枯是作者的文字塑造,润是读者的和鸣效应。润就是对诗歌阅读的介入和入口,润就是传播领域的理想目的。成熟的作者可以不考虑润,但适度考虑润,并非迎合或妥协,而应理解为作者主动与潜在读者的先入式对话,尽管这种对话的互动性是隐性的,但并非多余。
3、诗的书写自由,体现的是合理适度突出意和绪。这样的自由才是完美的自由。自由的目的是体现艺术感染力。
四、解析名家诗歌一首
现象学
诗I冯晏
口罩把满天繁星背后虚构的嘴唇
捂得更严,空气除了穿过防护墙找到爆破音
还穿过疑虑,找到一根可以逃出乏味
向空间攀岩的绳子或藤蔓,你由此紧握的手
并不是愤懑而是要抓到新鲜感
你怀念他并不是因曾经赶路,披星戴月
而是一个人影在心脏上长期发热
你在记忆上来回迁徙像一群野马之一
存在哲学在无序的某一刻与面包,牛奶
和几粒胶囊构成你身体的一致性
从发麻恢复过来的指尖你庆幸又熬过
疫情时代的其中一晚
日出对于活着就是再次拧干
湿毛巾上的水,你被蒸汽推进梦的更深一层
被蛇形河流,入海口急促呼吸的红兽环绕
无法挣脱,被少年拖回去潜水
浪花露出牙齿并不是世界在某处笑
你所到之处不断在时间里变形,搅动着体内
2021年2月5日
诗作品读:
从现代性焦虑代入现场——什么样的现场——异国异物异空间的多元现场;从人文抒情思想的倾注——积淀于生存、生活、生命、生机的每种境遇,——冯晏老师的诗意抒发不是漫游也不是为了再现,更似于行走的多重心灵宇宙的零点聚力与逆向绽放。这样的主客体复合的思维方式高度植入置身白描、理性洞察和钳形辨析,深度意象手法的化用加持了诗歌的分量,自由不羁的气质所制造的异质迷思特色,就明显带有博大的言语宽度和意识渗透性。这些长短诗富有多元“物料”合成所产生的情体+思体的塑造合力,当然归属于真正的难度写作。(温经天 原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