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前慢
成长是一种很奇妙的事情,不清楚会收到什么样的惊喜来,有时也会让人黯然伤神、悲伤无措。
01
去年十一月的时候,皮儿整天喊着要“去爸爸那”,起初母亲以为娃说着玩,自然是没过多在意,因为知道这么小的孩子对我是没有多大的印象。
直到十几天过去,每天都会站在窗户前发会呆,一问就说想爸爸了。某人直到此事后,给我言说过几次,这一想距离上次回家又快一年了,不免还自责起来。
当晚,我和皮儿通了电话,他告诉我十二月要来看我,说话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期待的情感。
有了这样的期望,孩子也跟有了目标一样,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说日子又少了一天,脸上洋溢出满满的高兴来。
我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才三岁孩子的心思,不知道哪一天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对我这个他叫做爸爸的人,有了一些心理的预期和希望来。
当然,我的心里是高兴的,但又觉得有些酸楚来,缺位孩子童年的成长,不知会造成性格、心理上怎样的变化。
02
这次发信息时,某人又说皮儿突然说不想去幼儿园了,想让陪一天,还说他中午睡不着觉会想妈妈,最后还说幼儿园木乱的很。
孩子的话里有些许的无奈,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却不知道说些什么。我的世界里,孩子就应该是只知道玩乐,其他的什么都不用操心,可落到这么小的孩子身上却有了不该的“包袱”来了。
我说那能陪陪他就陪陪他,不在乎多上那一天的班,不在乎少上那一天的学,孩子童年的幸福感将决定一辈子,这个时候出问题了,长大了也会有影响。
我想起了2009年学心理学的事,用老师的话对照自己的性格生成,也不无道理地发现了小时候的影响,可能某一个在大人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的生活事件,或许就会铸成孩子一辈子的心理创伤,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孩子不爱说话,有的抑郁了,甚至有的得了自闭症,害怕见生人,等等之类。
联系着这些科学,我的心不由得又揪起来,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03
我能记着的童年最早的事可能是两三岁的样子,往后就是幼儿园、小学了,尽管前面过的很好,但后来家里发生的一些事让我真切地发生着变化,心里无端的自卑起来,甚至害怕看到家里冷战的样子,而那些都深深烙印在我虽已生长的心里。
后来,我也有了心思,那是八九岁时候的事,和村里的一块玩的孩子弄的不好,别人也只当和我玩玩,自己却像仇恨一般对待着,心里生出难以想象的怨恨来。
我常常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等学了心理学知识后,觉得更是有道理,那些遭遇让心理的成长茫然而没有了方向,上初中后学习的挫败,更让我一蹶不振一次就是一生。
有时候,我就在想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好像都把出发点弄错了,导致自己或孩子们对这些很排斥,在心里产生一万个不情愿,以致于很多时候发生情绪上的错乱来。
回到现实中,我对皮儿这些举动、言语慌乱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让他快乐成长。面对这些问题,我显得很是无力,领导经常给我们说什么理想、事业、价值,而想想孩子的落魄,我又该从哪去找回初心呢?
家长们,请多些陪孩子的时间,趁童真还在、时光依然清浅,在他心里种下自信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