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期四之夜”结束后,在主角下了公交准备下一场旅行时,在扣上书本的一瞬间,我很气愤,气愤之中却带着深深地悲凉。气愤于,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有美好的结局,为什么“我”既然答应了一个又一个请求,却不能把它做好,就如同请求人期望的那样美好。悲凉于,所有的人--布罗茨基、鲍里斯、斯蒂芬、“我“等--都破灭了自己的期望,落得凄凉无助的下场。布罗茨基是其中之最,本文花大量的笔墨来铺垫布罗茨基承载了城市里大家的期望--能化解这个城市的危机和达到布罗茨基自己的希翼--能与柯林斯小姐重归于好。然而到了最后,到了最关键了一幕,即使布罗茨基强忍着被锯掉腿的疼痛,承受着强大的压力,但最终还是华丽地失败,落得只能在穷人的医院活剩下的余生。大概没有那么大的期望,也就没有如此惨败的下场了吧!我也为斯蒂芬感到心痛,他多么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为了父母的认可,通宵练琴,临时改变表演的曲目。尽管主角再三告诉斯蒂芬的父亲,斯蒂芬是个可塑之才,是个会惊世骇俗的人才,可最后,斯蒂芬惊赞的琴声竟被父母以不想更加伤心为理由给避开。那一种痛,大概会划破心中最深的肉,成为伤口,跟随自己一辈子。
“伤口“,是布罗茨基常常挂到嘴边的一个词,他说是为了让伤口不再疼痛而沉迷于酒水中,是伤口的疼痛让他失去了琴艺,也是伤口让他失去了他的最爱。这个伤口是什么,看最后才知道,伤口就等同于这个城市的危机,没有具体的事件、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它跟随着故事中的所有人,它是一根卡在喉咙里的刺,是一根想压垮骆驼的干草。为了不痛,为了不被压垮,所有人都渴望被拯救,被外界拯救。于是他们行动了,像外界伸出了自己的双手。里面有太多人向有知名度的“我”发出请求,那都是一个个怪诞、毫不合理的请求,而“我”都一一地答应了。而拯救城市的危机全部压倒了布罗茨基这个不是这个城市人的身上。结局是悲凉,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可结局却又是那么的真实。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莫名地带上了伤口往前走,我们似乎都祈望别人能来帮忙愈合这个伤口,然而这些事从来都不是别人能做到的。把期望压在别人身上,换来地不过是更大的伤口。
读这本小说,就如遁入梦境的感觉。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城市中,人物和场景会突然的消失和出现,主角会突然记起周围的场景、突然发现自己回忆,叙述的视角会从第一人称迅速切换成第三人称。这样的风格,让我一开始很不习惯。这本小说的主角,是为数不多让我喜欢不起来的主角--为何要答应别人的无理请求,又为何答应后却没有做到?故事的情节十分怪诞,“我”妻子的父亲竟与“我”不认识;布罗茨基的狗死了;竟被城市里的人作为最重要的事哀悼,身为知名钢琴家的“我”,虽被大家在语言上被人夸大、尊重,可在行为上并没有受到大家尊重等等。可作者在书写这怪诞故事时,分明是在书写整个世界的缩影,尽力地去捕捉心碎的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