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与不宠之间
课间闲聊,说到管孩子的事。
她说孩子懒,假期在家,早上从来不起床。更别提早饭。一人言,多人应。看来同款孩子多多。
现在有了手机。一个个都是夜猫子。一个个都是大懒虫。早上可以不吃,但得睡懒觉。晚上不能催,要看心情。
起了这个话题,便刹不住。说到孩子不起床,有的直接发脾气。有的限时早餐,否则不留饭。我说我从不喊。想吃就起,不想吃想睡,可劲睡。反正中午肯定起来吃午餐。
我自己也深有同感,过个周末,来个假期,首先是想睡觉,睡足。宁可不吃早饭,得睡足懒觉。
其实醒是醒了,陪手机。
孩子们不回来,我们萝卜白菜从来吃不烦。孩子们一到假期,一日三餐,从来问他们想吃啥。平时在学校,外面的饭吃的烦烦的,所以一回家,总想让他们吃些趁心的营养的。
于是,有求必应。
于是,同事说我太惯孩子。
说起惯,也确实。只要身体没问题,不就做饭洗衣吗?从不用他们。偶尔用儿子拖拖地,干点小活,他也从不推拖。但女儿不行,用不动。可当你头疼感冒发烧或有不适,她又是端饭又是烧水又是拿又是递的,嘘寒问暖,围着你转个不停。
所以,我总觉得,父母就是榜样,你怎么做,他们不是看不到。他们心存感恩,也能想着父母,真的不错了。他的为人他的勤奋,就是榜样。
不在父母身边时,他们事事不都自己做了?不会的有网,比我们用的熟。只要想,就没有不会做的。
所以,我还是有些小私心的。我不想象她们那样,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孩子小时候,因为没经验,在他们身上吼吵叫打这一套,真的很害人,至今想来都后悔。大了,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世界与想法,和父母也有代沟有分歧,所以,可以提醒可以建议,但再没有以前那种怒火中烧,口不择言,手脚并用的行为了。也许是行将奔五,性子磨下去了?也许是终于想开了,通达了?
现在,看到别的妈妈动不动吼,动不动上纲上线,包括同事动辄大道理,我从内心不喜欢,不愿意。当你终于想通,当你终于静下,当你兼持初心之时,突然觉得,孩子们其实挺懂事的,学生们,也大多是可爱的。
所以,宠与不宠,对不不对,成了糊涂帐。
趁自己能干动,趁孩子们还未工作未成家,让他们,再享几年福吧。
等走上社会,有的是规矩,有的是忙碌,有的是责任。然后一步步活成父母的样子。
所以,珍惜和孩子们的相处,享受为他们的付出。
忙,亦是开心,累,亦上幸福。
至于其他,想那么干嘛?
教养教养,所有的教,不就在你对他们的养之中了吗?身传,胜过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自己愉悦,便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