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主性?有的书上会告诉你,自主性就是自我意识,这种说法不太准确。从十一二岁的青春期开始,一个人开始发展出抽象的认知运算能力,也就是说,他可以把“我”变成一个抽象的认知符号,去考虑“我”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我”在这个世界是什么位置,“我”有什么价值。这种抽象的自我意识,让人具有了更高维度的视野。
有一本小说叫《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一个典型的青春期的故事。有一幕经典场景是:16岁的主人公处在一种厌世的情绪中,这是一种青少年特有的迷茫,他觉得一切都没意思,想一个人去自我放逐,但他妹妹想跟他一起。主人公就带着妹妹去了公园。那时天在下雨,主人公在雨里,看着妹妹坐在旋转木马上一圈圈转个不停,那么快乐,他心里突然有一种感动,决定不走了。这个场景很形象地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自我意识:**小孩子的快乐是简单的、沉浸式的**,她跟哥哥在公园玩耍,就很开心,青春期的少年则是抽离的、沉思的,他是自己世界的旁观者。
对青少年来说,出现较多的情绪是尴尬、孤独、被忽视。这些情绪都是跟抽象意义上的“自我”相关的。比如尴尬。尴尬是什么感觉呢?小朋友是不尴尬的,你看小朋友表演唱歌跳舞,他很投入,完全不在乎你怎么看。同样的事让青少年来做,他会代入别人的眼光,想象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表现,同时尴尬到脚指头抠地。这建立在一个人已经具有自主性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把自己抽离出来之后才能体会到的痛苦。
青少年特别反感“为了你好”这句话,他觉得自己被剥夺了做判断的权利。他们会经常做很多“不好”的事,比如抽烟、逃课、违反学校的规则。他们未必真的享受这些事本身,他其实需要这个flag:你们要我好,那我就要证明我有权利对自己不好。听上去有点幼稚,但这就是成长必须迈过的一步。他会思考:什么对我来说是好的?他需要这样一个先拒绝、再拥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