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4人,一共提交了4份作业,提交率33.33%!环比下降16.67%,逐月走低!
在本周已经完成的作业批改中,@凌凌的作业是优秀作业!且凌凌到现在所有的作业都是优秀作业!堪称我们组的独秀!~~~无论是作业的态度,迭代的思考以及对自我工作的运用都值得大家学习!这里cue一下@浩宝和@蜜獾,你们懂得!
临近年底,无论是个人还是工作都有很多事情要准备,都会影响作业的完成,但是我发现我们组有个特点,就是佛系肝作业,我们都是靠作业迭代拿的优秀(迭代后的优秀作业共13份)!非常彻底的贯彻了先完成在玩美的策略!所以在因为某些主客观原因赶不上课程进度时也没关系,调整状态,先把后几周的作业完成,再补前几周的作业就好了!~~
这周的行动框架可能弄晕了很多人,但是在前几周的作业批改中,我已经有意识的强调关键因素的落地可执行性,已经往行动框架的方向推动了,但是本周大家的作业还是对行动框架和认知框架有些不够清晰:(在强调一下,内容在群里有分享过)。
好比我们知道减肥应该少食多餐→(认知框架)
却不知道应该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吃多少?→(行动框架)
在两者的具体差别上,我认为主要在以下几点:
1、 认知框架做广度,执行框架做深度
认知框架讲究的是穷尽和独立,在维度划分上越多越好,更多的依赖对于知识广度上的了解
而执行框架则讲究合理筛选,在维度划分上不求多,求细,越细越好,所以是对知识深度的挖掘
2、 认知框架更理想,执行框架更现实
认知框架的推导主要假设在某个完美环境下,不会考虑各维度在实际运用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它的核心是抽象化具体的行为
执行框架则会依托于各种现实的主客观原因,如市场竞争,融资情况,竞对情况,自身经营情况,自身产品阶段等,简单的说就是产品生命周期(内部)+市场环境(外部)综合比较的结果
3、 认知框架为过程导向,执行框架为结果导向
认知框架对过程的完整性要求较高,通过事无巨细的分析、推导,得出某个合理的结论,这种过程的改进才是运营第一性认知的未来。
执行框架是以结果为导向,它是为了完成某个既定目标在公司愿景、阶段KPI、现有资源三者妥协的结果,是针对现在最合适的有损方案。
4、总结的来说:
认知框架的特点:穷尽且独立,过程抽象,方便我们理解整个产品。
行动框架的特点:快速可执行,追求细节,方便我们作为行动依据。
我们逻辑类的作业在本周就完成了,接下来几周的作业都会围绕具体的产品展开更有针对性的运营策略和分析,切勿出现拆解某产品却适用全产品的框架(比如亚马逊服装和3C,都用了公式法销量=流量*转化率*ARPU,两个的框架几乎一毛一样),这样的框架就无意义了。
有点开始期待大家第四周的作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