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生活虽然清苦,但刘氏还是能撑过来的。真正让刘氏无法生存下去的是一个伤兵回到村子后,这个伤兵是和赵有才一起去当兵,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生生砍去了右腿,昏死过去捡回了一条小命,一路乞讨,终于回到了家。他告诉乡亲,赵有才被俘后叛国投敌,成了外族入侵者的军师。这下,刘氏才真正明白了人性的险恶。
叛国投敌,赵有才从一个交耳称赞成了一个败类,那些阵亡者的家属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的怨气,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地方。大家相约来到陈家,用石头砸门勒令刘氏开门。
刘氏早就听到了消息,倦缩在门后并用饭亲挡住门。众人在她不开门,架梯子爬上房楣,摘下了那块“精忠报国”的匾额,狠狠地甩在地上。
这块匾额可是刘氏的命根子,至于丈夫有没有投敌,只是人家一面之辞,假如丈夫没有叛国,自己连一块匾额都保护不了,对得住在外杀敌报国的丈夫吗?刘氏不管不顾地打开门,拼着命扑倒在地面的匾额上。
左眼一阵痛疼,殷红的鲜血滴落在匾额上,很快就染红了靠得最近的“忠”。原来,挂匾额的铁码钉也被扯出来了,刚好插进了刘氏的眼眶。
那些愤怒的村民见刘氏走出房间,准备把她拉起来羞辱一番,毕竟是本乡本土的,见到匾额上的血污,也只得做罢。但就这样放过刘氏,也是不可能的。几个家属一带头走进屋内搬家具,没一会,屋内能搬动的东西很快就被扫荡一空,最后还不解气,一把火把房子洗了个干干净净。
从有人闯进房间开始,刘氏整个人都懵了,她想不明白,这些低头不见抬头见乡亲怎么是不是都疯了?她想阻止,又喊又求,一切都是徒劳,直到房子燃起熊熊大火,她反而平静了,顾不得还在流血的左眼,整整地抱着“精忠报国”的匾额,站在一旁看着房子变成一堆碳灰。
东西抢光了,房子也烧了,那些愤怒的乡亲带着复仇后的快感也离开了,只剩下刘氏孤零零地站在废墟前。不,其实还有一人,是刘老夫子。他早就来了,但读惯了四书五经的老夫子,忠孝礼义廉耻的大道理早就在心里生了根。对待叛国投敌的女婿他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一个没有骨气的读书人还能算个人吗?
他可以不放火,但他绝对不可能阻止别人放火的,哪怕这房子里住的是她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