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时也需要“穷讲究”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拿“穷讲究”一词来调侃别人与经济条件不符的讲究。不过果真如此吗?经济一般的人就一定要过粗陋的生活、没法追求生活品质了吗?个人觉得未必如此。
我见过一些人,即使收入不高,但屋子却总收拾得井井有条,搭配些小饰物,为家里增添了几分温馨和情调,即使周边环境杂乱,推开门一看,就是另一个世界。有钱人可以追求爱好,收入一般者也未尝不可,只要经济上能够承受即可。这方面登峰造极的估计就是上海人了,我之前的邻居,男的是本地人,老婆是上海人,收入一般,但家里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家具擦拭得一尘不染,说话也是低声细语,很少影响别人;与之对比强烈的是一些经济不错的家庭,举止行为粗陋、家庭布置俗套,还不自知,或者明明收入不错,家里却邋里邋遢、胡乱搭配,还很自豪地说自己“接地气”、不拘小节。
人生在世,除了物质需求,精神上的富足也很重要,然而有些人将生活品质片面理解成物质上的精致,比如用什么牌子的包包,去什么样的餐厅“不掉价”,殊不知品质未必等于高价,大牌包包买不起,也可以买些做工不错、简约时尚的国内品牌,而非为了吸引他人的目光省吃俭用买大牌,甚至使用山寨货来满足虚荣心;高档餐厅的茶点消费不起,自己也可以在家制作各种甜点,别有趣味;与其相反,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等作品中表达了对于率性生活的态度,比如在生活窘迫时,为了一盆水仙花,当掉了妻妾的首饰;在金华兰溪时,教导当地百姓布置住所,在田野采摘野花野草带回家,等等。凡此种种,无不说明,生活品质未必一定要与经济水平挂钩,在精神上适当地“奢侈”一下也未尝不可。
一言以蔽之,所谓“穷讲究”并非鼓吹奢侈浪费的生活作风,而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更注重精神追求,打造一种精致而有情调的生活,使自己更为充实。普通人的生活,有时也需要“穷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