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机”胜“三迁”
文/石岩磊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它讲的是,孟子幼年时丧父,他和母亲起先住在墓地附近,小孟子便整天学大人哭天抢地的样子,孟母觉得这里不利于孩子长大成人,就举家搬到了集市旁,孟子又学起商贩叫卖之事,其母认为此处还是不适合儿子居住,即再次搬到学校旁边,孟子很快便学会了鞠躬行礼等礼节,孟母才说:“真可以处居子矣”。孟母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多次搬家,最终寻到了最佳的居住地,在将儿子培养成“亚圣”的同时,也把自己推上了中国“四大良母”之首,倍受人们的敬仰,可我却从中读出了两点疑惑。
俗话说:“搬家穷三年”,人们乔迁新居虽是喜事,但购买房产与添置家具肯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更何况对于孤儿寡母的孟子一家,每次搬家肯定都会是一次痛苦的断舍离,然而从有关文献来看,孟母全是在安顿好家看到儿子的表现后才评判迁居的效果,似乎多少有点草率与撞大运的嫌疑,至少她没有做充分的事前调研,所以出现了多次搬迁的情况,假如她一开始就明确要靠近知书达礼之地,或许便无需“三迁”了。
另外从这一成语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孟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他既可以表现出像失去亲人那样悲痛欲绝,也能够模拟商人那般招揽顾客,正因为孟子惟妙惟肖的演技,才引起母亲的担忧,害怕儿子不务正业耽误了前程。这在今天或许就是多虑了,家长会对孩子的表演天赋倍感骄傲,恨不能马上让子女拜师学艺,或是送去艺术类学校深造,将来一鸣惊人吃穿不愁。尽管在战国时期演艺肯定不会被人们看好,孟母的抉择是符合当时的主流观念,但她无形中还是扼杀了孟子的艺术禀赋。
我并没有因为这两点疑虑而降低对孟母的敬佩,原因是源于“断机杼”的典故:孟子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经常逃学,有一天,他早早地回家了,正在织布的孟母见到后特别气愤,就用剪刀剪断了刚织出的布,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这织布机上的布一样。”孟子感到非常害怕,便开始每天伏案苦读,最终成为一代大儒。手工纺纱织布是件十分辛苦的工作,做出的布匹凝结着孟母日积月累的汗水,可她为了教育孩子还是狠心地将其一刀毁掉,足见其培育儿子成才的坚强决心。
看来,环境只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孟母断机”才是触动孟子勤学苦练的根本动因,这或许给我们一个启发,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应采取哪种有效途经值得事先深思熟虑,而不能凭运气靠侥幸,在试错中摸索经验,这样的代价也许不是搬几次家能抵偿的。同时,对于现代的家庭来说,有时改变居所比较容易,但转变孩子的习性却困难重重,试图靠物质的堆砌来扭转儿女的惰性,往往效果不佳,最有限的办法还是让他们见识到父母决绝的示范效应。
孟母教育孩子的传说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世上少有生而好学者,圣人也不是天生的学霸,都是靠后天的栽培才得以走上正途的。如果让我选择教育孩子的案例,肯定是首推“断机”,而不是广为传颂的“三迁”,迁移是被动的适应,存在着不为所动的隐忧,而剪布则是主动的出击,家长用震撼力直击孩子的心灵,让其产生努力学习的自觉,从而不必再用重锤敲击响鼓。
20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