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下學見淺陋,不敢妄談對心學的任何「評價」。謹斗膽以讀書筆記以為拋磚引玉之用,抱拳!
【正文】
通說咸認為:「良知」之概念,發軔於《孟子·盡心上·良知章》: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陽明對此發揮道:
「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出自《大學問》,見《王陽明全書》)
窃以为值得注意的是,陽明實質上是在借用「良知」這個概念,以「致良知」來統攝諸說,進而以此作為心學的「立言宗旨」,或曰「法門」。用現代的語言來說,陽明實際上是在通過訴諸規範論(即如何解釋某個概念,更符合立論者的傾向)的策略來闡發「良知」這個概念,而非訴諸觀念史(即:某個概念的創設者本來想表達的涵義)的策略來進行無謂的同義反復。(備註:拙文實際上也是在嘗試以訴諸規範論爲重點,試圖陳述一些非常私人的理解)。
換言之,若吾輩僅限定於訴諸觀念史的策略來理解「良知」二字,則不免陷於將「致良知」三字狹隘地理解為「致力於探討理想的倫理學模型及其實現路徑」之誤區。
诚然,《孟子·盡心上·良知章》中的「良知」、「良能」概念,非常近似於道德先驗論之常見表述。但窃以为,這并非陽明借用孟子「良知」概念的本意。
先生正是擔憂後學誤入歧途,是以特別強調:
「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見得透時,便是聖人。(語見《傳習錄》卷七;陽明引述的文本見《周易正義》卷八)
可見,「良知」二字,包括但遠非僅局限於倫理層面。在心學的語境中,其指代的是「道」本身,即「終極關懷」,或曰「終極真理」。
由此產生了一個關聯問題,即:我們通往「終極關懷」的進路又是什麼呢?陽明作了以下解答:
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講明?良知本是明白,實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是語言上轉說轉糊塗。(語見《傳習錄》)
在下對上述觀點的淺薄理解是:
第一,不要空談道理,入世去!
第二,不論您是什麼行業的人士,都別廢話了,拿起自己專業領域的書籍,精研!進入實務領域,做實事!如果您是武士,拿起手中的刀劍,練功!如果您是文人,拿起手中的書,苦讀!如此種種,不必窮舉。
誠然,以上解答,僅僅是方向性的。在技術層面,當我們在實務中遇到實際問題時,有沒有可行的思考策略來幫助我們高效地找到解決方案呢?
當然有。陽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優質、極其著名,可惜亦被眾人作了過度「形而上」解讀的思考策略: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竊以為,這個策略其實非常接近「博弈論」、「效用主義」(又作「功利主義」)以及「心理利己主義」策略的模型。
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可以近似地理解為:「找出事物之所以向某個趨勢發展的關鍵因素,並借助其來完善自己的解決方案,將該方案的效用最大化。」具體而言,個人的淺薄理解如下:
第一,建立一個滿足以下全部條件的策略模型:
1.客觀地記錄下影響我們決策的事實或者背景(減少無效因素對決策的擾動,以盡可能接近「此心不動」);
2.對各利益攸關方備選策略所可能產生的效用進行邏輯自洽地推導(減少感性好惡、非理性思考對決策的擾動,以盡可能接近「此心不動」)。
第二,最大化地收集相關的資訊,運用上述模型進行權衡,並選取效用最大的策略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案(盡可能接近「隨機而動」)。
第三,如果我們再深挖一下,「隨機而動」事實上還可以引申為「窮盡一切有助於我們找出最優方案的要素,不斷完善我們的決策模型,以此找到更優解」。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往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向去「致良知」:
1.為更加高效地討論問題,我們應當盡可能涉獵一些關於語言分析哲學的科普文字,避免陷入「邏輯漿糊」之中;
2.為不斷完善我們用於決策的邏輯模型,可以多學習一些現代博弈論,以及心理利己主義的精華觀點,提升尋找與他者合作共贏解決問題的概率。
3.為不斷完善我們在個案中決策模型中的「前提」之準確性與客觀性,為盡可能避免「觀察者謬誤」,我們不妨多學一些心理學常識。
4.考慮到不同的人對「效用」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即對同一策略所產出的同一客觀結果所賦予的「權重」是不一樣的),我們應當多參與社會實踐,多與不同知識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秉性等各種各樣的人交往、交流,盡可能多地理解他們對效用的偏好。
5.策略的運用離不開與他人的溝通。為提升說服他人與自己合作共贏的能力,不妨多閱讀《戰國策》,裏面有相當豐富的案例,以及氣勢磅礴的雄辯詞。
總而言之,關鍵還是不斷汲取各色各樣的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地充實、完善、校準自己的策略分析模型,如此便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提升找到個案最優解的概率。
於在下看來,這個過程正是「致良知」在技术层面的有效进路。
【附錄:對潛在批評的提前回應】
Q:您这些看法恰恰是朱熹的思想,而非王阳明。因为在王阳明这里知是来自本心的,无需外求,良知是无需在实践中得到的。朱熹的知才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因为朱熹的知行观是知先行后,知轻行重,朱熹是说先从书本中了解知,然后践行,再反躬,再践实,这是个漫长艰苦的入门道路,所以心学才会讲朱子学繁琐支离。故而,文字後半部分恐非陽明本意?
A:「以手指月,手並非月。」
後半部分,當然不是「良知本體」,而僅僅有可能是幫助諸君「發明本心的功課」而已。
舉例而言,譬如我們學習寫字、學習語言、學習作文、學習与他人溝通并交流、學習邏輯學、學習各類科學知識等等,這些顯然都不是「獨立思考」之「本體」,但卻可以考慮以其作為諸君實現獨立思考之「進路」——
正如指向「月亮」的「手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