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岁末的京城,阳光正好,于繁华喧嚣间,我们踏入了那隐匿于中轴线上的文化宝藏——北京中轴线主题邮局。
于岁末年初,我们安排了此行,是我这个愤青的主意,是有深意的,在古老与文化之中,探寻岁月的诗意与心灵的期许哈。
我们坐地铁出行,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A口出,步行一段时间,弘恩观古老而庄重的身姿便率先映入眼帘。
七百年的风雨洗礼,让弘恩观的每一寸砖石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作为中轴线的“龙尾之要”,它宛如一位沉静的长者,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为即将开启的文化旅程铺垫了深邃悠远的基调。
当我们踏入邮局的那一刻,仿佛时光的齿轮悄然倒转,浓郁的怀旧气息扑面而来。
门口那绿色的邮筒和经典的二八自行车,宛如岁月的忠诚卫士,静静伫立在那里,斑驳的漆面仿佛在低语着过去那些被时光珍藏的故事,信件往来的日子里,藏着多少人的悲欢离合与深深眷恋。
这让我想起大学四年时光,信件是我与家人、同学、朋友的主要联系媒介,字里行间里留下多少记忆。
移步室内,仿若踏入了一座文化的殿堂。
精美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它们宛如一扇扇通往历史的窗口,中轴线上的壮丽景致与传奇故事在方寸之间一一呈现,让人得以在指尖摩挲间,感受岁月长河的奔腾不息与文明传承的熠熠光辉。
特色文化章戳区熙熙攘攘,大家都排队盖戳,每一枚章戳都是历史文化的匠心独运之作,轻轻落下,便将中轴线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印刻在纸张之上,成为一份份独一无二的纪念。
而这儿的明信片更是别出心裁,将名家的丹青妙笔与城砖的古朴质感完美融合,宛如一幅幅展开的历史画卷,散发着浓郁的老北京风情,让人不禁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门口的邮筒能邮寄信和明信片啊,在我看来,可以收到带温度的信,是很幸福、很浪漫的一件事啊。
我们信步走到“邮见茶局”,幽幽茶香扑鼻而来,似有若无地萦绕在鼻尖。
手捧一杯应季的特色茶饮,轻抿一口,那京城独有的烟火味道便在舌尖上缓缓散开,恰似这邮局,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韵味,于繁忙的生活中觅得一处宁静的港湾。
环顾四周,各类文创好物让人目不暇接。
那精巧别致的冰箱贴尤为引人注目,单枚便已将中轴线上古老建筑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当集齐一套时,竟能神奇地拼凑出一个独特的油桶造型,这般奇妙的创意,让人不禁为设计者的巧思拍案叫绝。
不经意间抬头望去,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馈赠的牌匾,占据了重要位置。陈丽华的书法笔锋刚劲有力,为这增添了一抹文化气息。
岁末之际,这场与中轴线主题邮局的邂逅,犹如一场与未来的对话。
在这里,我虔诚地许下对新岁的期许,乘地铁的路上,也郑重地罗列了2025 年想要完成的 20 件心愿。
愿新的一年里,每一个清晨都充满希望,每一个黄昏都满载收获,能够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初心,去探寻文化瑰宝中更多好玩的地方。
以勤勉好学之姿,去研习一门新的技艺,或许是用镜头捕捉世间美好,或许是用脚步丈量山河之美;
多读书,多记录生活,在书海的浩瀚中不断充实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公众号里,耕自己的田,种自己的小花儿吗,记录走过的生活。
正如这邮局,在岁月的流转中坚守文化传承的使命,在纷扰的尘世中,我亦有我的坚守。
中轴线邮局所孕育的新活力如暖日良玉,腾腾生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我们于此处感怀过往,憧憬新岁,待新春的朝阳破云而出,必将映照闪亮的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