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每个人生长的港湾,但个人力量的强大,又需要突破家庭的庇护。科胡特创立的自体心理学里,把儿童自恋心理的发展,看成理想化父母受挫后的修正。儿童先是把所有力量赋予父母,认为他们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应的。但现实摧毁了他的理想图景。为了弥补失衡受损的自我,儿童把理想图景收回到自己,成了个人理想的雏形。修复的自我全能感,成了雄心抱负的基础。在漂泊闯荡的愿望背后,或许是对自我强烈的自诩,以及伴随的探索世界的强烈抱负。冒险冲动的心理动机,正是走出家庭的限制,膨胀自己的内在潜能,以求得自我的最大化程度成长。
青春期到成年初期,是个体冒险冲动最强的时候。生理的解释是荷尔蒙亢奋过剩。更为深入的挖掘,或许是包含对现状的不满,对成长的渴求,对自我的追寻。我们生活在世界的社交网络中,彼此的链接既带给我们必要的保障,也难免构成我们行动的制约。而青春期的年轻人,自我认识狂野而多变,更倾向于撕破关系的牢笼,追寻理想的自我生活。心理学认为,青春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即需要把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整合探索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冒险漂泊提供最大可能的试验空间。
但要注意的是,整合探索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一性扩散、混乱的危机。漂泊本身并不能让人成长,但可以促进我们不断变化视角,蕴含着整合和重生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放空原来的自我,激发天生的好奇心,从单纯的感知,到深深的认知。这或许就是漂泊真正的意义,让我们走出习以为常的惯性生活,去看看更为旷阔的世界,去体味更为丰富的人生,让自己变得柔软、深沉。去化解现实焦虑的冲动,去澄清内心浓郁的迷茫,让内心探险的渴望,成为发现更完整自我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