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予
蒙蒙细雨笼罩着初夏的北川,一路上,青山绿岭绵绵,轻云漫雾翩翩。
车走得不快。路边零零散散几座楼房撞入眼帘,楼体外观完整,没有察觉出明显的不同,然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将我的视线再次拽回去,顿时倒吸一口气。空洞洞的破窗,灰蒙蒙的内墙,黑黢黢的门板,死寂寂的凄清。这颓垣废址里,明显传达出一种凄凄凉凉的寒意。
清丽的山水突然疏远清峻起来。
随着进入老北川地界,路边废弃的房屋越来越多。其实不单是房屋,道路、栅栏、广告、庭院、游园,无一不以扭曲而奇怪的静默姿态闪现眼帘。
每一种静态的留存,都引发出无数动态的联想。
如果你看过停摆的钟,无桨的舟,信徒膜拜留下足印的石头,也许会有同一种感觉——一切似乎还在生动,一切似乎还没过去。
看到真实的北川地震遗址,宁愿相信目睹的,只是逼真的道具与布景。
一座死城。凌乱无序。硕石瓦堆。残垣断壁。倾斜的楼板,层叠的楼体,坍塌的房顶,锈蚀的门窗,狼藉的残物,斑驳的墙面……
细雨和雾气弥漫在阴冷的北川。
白色的挽花是城区唯一的装饰。
明明走在寂静的路上,却似听到了无数声呐喊。
明明是破败不堪空无一人摇摇欲坠的房屋,却似看到了无数进出其中的身影。
参观的人步履迟滞,心头沉重。
那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只要进入这片区域,看不见的他们,就成了这里的主人。天空的颜色是他们的颜色,风的冰冷是他们的冰冷,山的坚硬是他们的坚硬。这里的一切存在,都与他们合为一体。
被崩塌山体瞬间掩埋的北川中学分校遗址上,巨大的山石已被岁月染满绿意。高高拱起的乱石堆上,仅存着一个歪歪斜斜的篮球架和一幢高高的国旗杆。旗帜格外鲜红,却刺痛着人的眼睛。
学校大部分校舍、教室、操场,连同老师、学生,全部消失得干干净净,了无痕迹。一切都在山石之下,一切都静悄悄。
校门口倾倒的塔吊杆上,挂着一对父母为爱子写的大幅悼念信,信的内容每年会定期更换三次——一次是孩子生日、一次是地震纪念日、一次是过年。
这一次的信很长,每个字碗口大小,字字敲在人心上,“贺川,你好吗,今天是第十个春节了,你在天堂过的好吗?爸妈妹念念不忘,永远不会忘记这十年的痛,每次都不愿再揭开伤疤,爸妈这十年的煎熬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给你听,只能提笔写给你看。”
“爸妈没有选择,每次提笔都鼓足了勇气,还是不住地泪流满面,撕心裂肺的痛。儿子你看见了吗?每一次来到这冰凉的空城,心里像刀割一样的痛,只能站在这无情巨大的乱石前面,爸妈的心像在淌血。儿子你走得太突然,到现在都不相信你离开了我们。儿子这十年里,没有爸妈照顾你,你还好吗?你一定要好好地和全体师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你是个懂事的乖儿子,你知道爸妈在想,希望有一天,儿子回到我们的身边,希望时光倒流再相见,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我们的心都不会变,永远都在一起。儿子你回来吧。爸妈们妹想你、想你、想你……”
山水归何处,唯爱不荒芜。
阴湿的雨水沿伞面缓缓嘀嗒着水珠。
每一栋建筑都在雨中以独特的姿势站立着、挣扎着、扭曲着,寂然无声。
一些塌损的建筑前,伫立着遇难者的照片墙。照片里的他们,不论男女老少、胖瘦俊丑,都睁着眼睛,长久地、无声地、留恋地向外张望。
无法想象夜间的老北川是怎样的场景。当活的人散去,会不会有无数故人的魂灵游荡于故土故居间?会不会有无数叹息像风一样吹着,从这片剥落的墙壁到那片残缺的玻璃?会不会有散不开的思念流连于砾石堆下、新绿枝头,魂牵梦绕在殷红的旗帜周边?
当生命以“万”的统计数字,凝固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作为人类的一员,如何不百感交集,如何不悲天悯人,如何不黯然神伤……这种情怀,并非仅仅是民族情、国家情,更是一种身而为“人”的悲戚,是命运共通共联的无奈叹惋。
近在咫尺的山在云雾中影影绰绰,植被从山上一直铺展下来,铺进城里,铺在每一寸适合长出野草的地方,绿意盎然,焕发出自然本真的勃勃生机。
巨大的山石,对比着生命的轻薄脆弱。
遍地的野草,又宣扬着生命的坚韧顽强。
旧北川,留下了哀伤衰败。新北川,又在异地涅槃重生。
亲历过地震的一位同志讲述,他所在的69个人的高中班级里,仅存活了16人。他获救时伤情严重,至今仍满身伤疤,留有后遗症。他不愿多提及往事,只轻轻说了两个字——“惨烈”。人类生存史上,还有多少惨烈更甚的时候呢?
从古至今,不计其数的生命以不同形式完成了历史的层层掩盖。被用于纪念的,仅仅少数几个瞬间。
天灾人祸,一直都在随机循环上演。1920年宁夏海原县地震死亡27万人,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死亡83万人,1887年黄河水灾死亡90万人,1931年长江水灾死亡百万余人。安史之乱死亡3600万人,太平天国运动死亡4000万人,一战二战死亡7700万人。
冷冰冰的是数字统计,鲜活活的是血肉之躯。
千百年后,依然沧海桑田。
如果没有过去,也就不会有未来。
我们必须知道,到底是什么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历经几乎断裂的纷乱,塑造出今天的我们。
也许是因为,只有人类,才具备对生命最深刻的思考、最深沉的热爱、最深切的期盼吧。
北川之殇尚温热。
生死之间,愿痛渐愈、意渐平、心渐安,愿事渐宜、情渐久、天地渐宽。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