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写作越来越成为大家追捧与热衷的事,很多人,都想通过写作,来改写自己的人生轨迹,实现财富自由。
可在写作课报了一个又一个,写作书籍买了一本又一本后,依旧感觉什么都写不出来。是因为写作课无用,写作书籍无效吗?这些都不是理由,只不过是自我唐塞的借口罢了。
现实却是因为太多人甘有一颗渴望写作的心,却没有一颗忠于践行的动力。就好像一个人只站在门外,门内的事永远看不见,猜不透。
要知道,任何行业想要赚钱都不容易。这不是说光靠想,光看别人做得好,自己加入进去也能做得不错。
在追寻写作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需不断去投入时间,深究其技巧,然后通过认真思考,输导出来,从而才能慢慢实现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这个过程很难,相信很多人常常有很多想法,就是表达不出来;而有的人能写出来,但整体结构却混乱不堪;再或者说写出来后感觉稚嫩,不够有深度。
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其写作方法,没有具备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所造成的,如果掌握了这些,就能帮助你更好地表达,也能让你具备应对各种写作场景的能力。
关注我公众号的朋友都知道,我这段时间都在坚持写作,尝试步入写作的大门,坚持日更公众号练笔。
这个过程中,会收到很多朋友的鼓励与支持,有些人会留言说:“好棒啊,可以天天坚持写文,还写得挺不错。哪来那么多灵感思路啊,感觉自己就写不出来!”
但亲爱的你知道吗,写作并不是靠灵感堆积而来的。你们每天看到的一篇简简单单地推文,都是我每天背后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阅读,琢磨深究而来的。并不是说在灵感出现的时候,花个半小时或一小时,文章就能源源不断地出来。
所有这些坚持,都需自己反复寻找题材,学习写作技巧,推敲文字,才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出来。这个过程很不易,却让自己越来越投入,也越来越享受于此。
学习写作,不仅让我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地好友,还更加让我明白,未来想要的方向在哪,清楚自己的初心是什么。
而所有你们看到的一切,于我而言,都还仅仅是个起点,因为心中清楚,跟那些高手比起来,自己还只是个小白,还有很多需要自己去精进学习的知识,还有许多可提升的空间。
或许你我都是很普通的一员,没有多牛逼的背景,没有多精深的写作知识,面对此种境况,我们要如何更好的去步入写作的大门呢?
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知道自己什么事不懂,就去学这个领域的知识,将其变得专业化。因为只有如此,将基础奠基起来,未来才能走得更宽广、站得更高,不会因基石不好摇摇欲坠。
所以,在学写作的过程中,深知自己的基础薄弱,为了更好的步入写作大门,除了坚持练笔外,还会不断去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关注这方面的写作高手,走出自己窄小的世界,扩宽自己远大的视野,不断学习精进自我。
说到写作书籍,最近阅读的《写作课》一书,就给自己带来了许多新的认知,让自己领略了那些经典作品是怎么一步步诞生,并完美呈现在世人眼前,懂得了作为写作者的不易。
《写作课》是艾丽斯·马蒂森之作,她是哈佛大学的文学硕士,作家,写作课教师。出版了多部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曾获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小推车奖等。
艾丽斯·马蒂森在《写作课》一书中巧妙的解读了36部经典作品,深入剖析了20个常见的创作误区。介绍了如何设置长篇和短篇小说中的情节,如何通过修改使其更加完善,如何在创造中少走弯路,等等。
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趣味相加,让人既能学到写作技巧,又能欣赏到那些经典佳作,明白佳作是如何而来。
艾丽斯·马蒂森说:“好的作品,既需要作家自由大胆地挥洒强烈情感、直抒胸臆,同时还要保持情绪稳定,不卑不亢、不故步自封,以理性和批判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
虽然这本书更多的是在讲述小说方面的技巧,但也值得同样热爱写作的小伙伴看,书籍里面也有很多关于写作的思考。
以下,是我看完《写作课》后比较有收获的地方,写下来,跟你我共勉,希望对你也有触发。
一、培养想象去构造
很多人在写作过程中,总会感觉毫无灵感,没什么可写,那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想象力,只会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出发,显得胆怯和保守,不懂得去想象构造。
如果说还有什么东西比蜘蛛网更结实,那就是作家的想象力,因为在想象世界里,你可以凭空失重,从而创造出更加有意义的作品。
而要培养写作的想象力,除了不断磨练文笔外,还需要做到哪些呢?
在写作过程中,要懂得灵活运用,既可以以现实生活为蓝本进行创作,也要懂得运用想象力,把现实生活进行推翻,重新想象创造,给文章带来增光添彩。
写作时要忠于叙事文学的内在规律,而不是被激发创作灵感的现实原型牵着鼻子走。要懂得一切以故事为重,这对作家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快乐源泉,也是一种挑战。
要在创作过程中足够坦诚、直面内心,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不会太差,同时也能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
尽管现实生活中能激发写作灵感的瞬间数不胜数,但光靠这些还无法写出完整的好作品。
要写出好作品,作家必须突破自我,创造机会让那些潜藏在心底的东西浮现出来。而好作品的创作不会一帆风顺,处于初稿阶段的新作品往往没有特别明确的主题,但主题在创作过程中会逐渐清晰起来。
在没有想象力、找不到灵感的情况下,又该怎么写呢?其实掌握方法,也没有那么难,关键要懂得从现实世界中搜寻那些产生客观影响的事件,而非仅仅停留在改变主观感受的事件中。具体做法可从以下4点考虑:
1)把自己代入到人物的情境中,思考可能发生的事情
想想自己要表达的点是什么?怎样才能让事情变得复杂?不论几点,不论好坏,先把想到的罗列出来,再进行挑选;
2)刻意练习活跃思维
比如说进行每周一词一句的练习,也可以固定某个主题的练习,或者看到某件事,听到某句话进行展开练习;
3)转换写作环境
走出书房,去那些没人认识的地方独处,随心所欲乱写一气,记录下所思所想;去跑跑步或听听音乐,放松思维;去大路上,观察陌生的人来人往,寻找激发自己创作灵感的目标人物。
4)用独特的方法寻找写作题材和目标
搁置理性,率性而为,养成习惯于扑捉流动的思想和情感,习惯于观察身边的人或事,从中选取最具有吸引力的一个作为写作目标。
作家其实就应该像小孩那样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这样做并不是犯傻,也并不应被阻碍,作家甚至还要在心底为这样的想象专门留出一块空间,静静等待创意的到来。
二、敞开心扉去书写
作品的独创性和意义取决于你能多大程度上释放内心的想法,以及那些你自己都未能察觉且不愿面对的潜意识。
写作过程中只有打开心扉直面情感的涌动,才能得心应手地去书写。同时,也要学会心甘情愿为之努力,反复修改、接受批判、广泛阅读并吸取经验。
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依然坚定信心投入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喜欢写作,但却吃不了这期间的苦,坚持个三五个月看不到成效,得不到进展,就匆匆放弃了。
所以在坚守自己的写作之路时,要学会调整好心态,把写作当作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写得不好,写得不顺畅的过程当中,要懂得给自己信心,学会坚持,无论最后结果是好是坏。
在学习写作过程中,需要巨大的勇气去动笔书写,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懂得其写作技巧,要明白是使用间接叙述、非现实主义手法,还是暗示法、省略等技巧,只有选择一种恰当的形式和语言把文章书写出来,才能使文章锦上添花。
写作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而且焦虑会贯穿创作的始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掌控自己的焦虑感,坚持投入在写作上,让自己心无旁骛的去书写。
三、持之以恒去练习
写作不是靠读了几本书,学了几门课就能轻而易举的学会去用的,这一条漫长又坎坷的路,只有懂得不断掌握其方法,不断磨练文笔,精进自我,才能将自己的写作之路越走越宽,看到希望的曙光。
在坚守写作的路途中,要学会修正思维的泡泡,找到更精确和舒适的方式来定位自己:我是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想要什么?从而不断清晰自己的目标方向,懂得坚持的意义所在,不被外界所干扰。
在坚持输出练习的过程中,更要懂得去不断输入学习,学会广泛阅读,去读相关的经典作品、诗歌、杂志,以及那些让你如沐春风的作品。从而培养和完善艺术创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坚持这样的输入与输出,才能更好的看到自己的不足,在修改自己作品过程中才能聆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不,这里还可以更好”或“这样刚好”或“这里要慢下来,这里加速”。
一部好的作品,像一只高飞的风筝,风与线,张弛有度,情与理,收放自如。在坚持写作过程中,可以肆无忌惮地冒险,然后谦虚地修改。把结实的长线系在风筝上,选一年中风最大的那天出门放飞,看看到底会怎样。
要知道,写作之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写作小白来说,不怕你当下写不好,就怕你还没有一定的基础在奠基,就心浮气躁地想要快速往上爬,最后却跌得更惨。
任何知识学完,只有懂得去悟,去用,才能慢慢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看过,学过,就都懂了。
当下对于还是写作小白的我来说,更看重的是自己内在知识的吸收,会把更多时间投放在不断精进提升的学习中。因为我知道在写得还不好的时候,更要沉下心,去给自己积肥,吸收养分,才能让未来某一天绽放得更加灿烂和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