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里风大树少,村里没有树木,整天刮大风,卷着黄土让人睁不开眼睛。都说我们山东人是从山西洪桐大槐树迁出的,可这里的人很笨。他们不会包饺子,用植物油炸鱼。只有刀削面是他们的标配,还有就是和面擀成薄片,切成小正方形们“棋子”,下到锅里煮熟捞到竹筐子里沥净水,把土豆切丝炸熟,再把筐中的面棋子倒进土豆丝中搅拌均勻,舀到碗里吃。真让人费解这种吃法!还有一种把和好的面团搓成细细的长条,再用手指关节依次摁平一节一节的放锅里蒸,他们没有烧水的壶,只用铁皮做的一米左右的空心铁管上(上口开的)放火坑的灶中烧水,也没有茶壶茶杯泡茶喝。
到处是土山山沟,山上没有石头,山沟几十米深。晚上没有手电是不敢走山路的,一脚踏上去可能人就挂了。反正我们看六七十年代山西大寨的梯田宣传画,和这里的地貌完全一样!到集市上买菜买油盐酱醋都要步行走十几里路,用袋子扛回家的,这里没有自行车,只有摩托车,有的陡坡也爬不上去。手机在这里有的地方也没信号,家里来信都放到村里小卖铺的玻璃窗里,等你去买东西看到或熟人去看到才取走。这里的文明程度也不行,家家户户的厕所在大街上,用又厚又沉的黑砖块堆成三面高约一米多(与成年人的腰相当)的高度,也不分男女厕所。夏天厕所的蝇子嗡嗡乱飞,臭气熏天,街上又没有树荫。这里严重缺水,我们几个要两个人一伙走几里路的一个山沟的井里用绳子打水,一人挑着两桶水,水面上放上带叶的杨树枝防止水溅出去。一人在后边用手推着前边挑水人的腰才能往坡上走,走一段路两个人换一下。真难想象这里的人祖祖辈辈怎样生活的呢?!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地方是孝义县兑镇郝家寨,不知现在有多少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