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影厅,电影已经开始有五分钟了。正是游父暴打天明哭求拜师的一幕。
故事才刚开始,观者多半已经对情节有了大致的猜测。唢呐文化日渐式微,焦师傅的故逝和百鸟朝凤的最终演奏,都在意料之中。主角天明的善良和高度责任感,师兄弟迫于生计的背弃,焦师傅的誓死坚守,也都在意料之中。没有剧透只说,在走近影厅之前,观者就已经对唢呐的兴衰心知肚明了。
很欣赏影片对细节的处理。天明的每一次眼泪都动人得恰到好处。第一次用苇秆吸上水,跑回家时,天明的声音不仅仅是欣喜若狂的,也藏着几分疲倦。而师傅冷淡的回应让人不禁莞尔。确定接班人的时候,天明焦躁不安地一遍遍望向蓝玉,而蓝玉却只是自信满满地往前看。后续的发展也在情理之中了。
很多情节也值得玩味。焦三起初只愿意教授蓝玉,而对天明的目光视而不见。他是真的不待见这个没有天赋的徒儿,还是只是想考验天明的心性? 焦三见到二师兄不愿意出白事反而在整理行李的时候,气得把他的布袋掏了个底朝天。他只是单纯的发脾气,还是想看看二师兄去省城谋生时有没有按他的教训带上心爱的唢呐?观者心中自有答案。
影片中的不同角色反映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大多数群众对洋乐有一种盲目且病态的崇拜。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在一定时间内演化为一种风潮无可厚非,时间久了也就淡了。现在丧车开过,留下的依旧是唢呐的余音。起初,唢呐匠是人人向往的职业。多少人为名为利找焦三拜师学艺。但天明并不是其中之一。他是为了完成父亲的梦想,为了家族的颜面而苦心孤诣。而焦三则更高一层。他醉酒后满脸通红地高奏一曲,奏毕竟就地睡着打起鼾来。他说“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癌症晚期,卖牛不为治病而为唢呐的传承。可见他对唢呐的执着和热忱。我想,他之所以选择游天明,不仅是因为天明的善良,也是因为看到了游父对唢呐的由衷的热爱吧。
这也恰好体现了传统文化保护的三个方面。首先,文化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虽广为诟病,但也确实必不可缺。有利可图,自会有人趋之若鹜。而若带不出经济效益,只是为生活锦上添花,这类传统文化的保护有赖于每一位公民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责任感。当然,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欣赏、理解和接纳。认可唢呐声的婉转悦耳,自会有人继续前来拜师学艺;认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世界观,就能更好地接纳晦涩的文言;认可古典建筑的构架和美感,自然而然地,人们就会愿意去保护。
文化的传承,应当在这自发的热爱中实现。
看过的电影不多不敢妄下定义。只把感动和感悟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