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一下《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第六章四节—如何写出好的结尾来吸引读者。所以,摘抄《学会写作》片段:
通过金句、强化主题来制造共鸣,共鸣是分享最大的推动力之一;你可以通过再次强调文章价值、梳理文章重点的方式强化文章的价值感;你可以通过强调观点、制造话题、提出问题的方式。
为什么强调结尾的重要性?好的结尾能够解决大多数的问题,它是写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的结构的关键词是:总—分—总,总——开头、分—正文,包括故事、案例等分析的形式,总——结尾,用来梳理并总结分的价值,前后呼应。所以,这就是强调结尾的原因。
结尾技巧很多,能不能让你的读者愿意分享并转发,主要是有三个结尾技巧。
制造共鸣,1.通过引用金句能击中读者的痛点,是转发并分享的传播力之一。
例如《2021,做一个内核青年》的结尾:事实上,不论你想成为的是斜杠青年、佛系青年,还是一名超级专业人士,你都应该首先成为一名“内核青年”。
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更忠于内心的抉择,也才能过上更加富足与幸福的人生。
金句一般放在结尾处上,因为金句是通过梳理并缩浓出最价值的部分。
2.强化主题,通过提炼一二句话总结出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核心立意和观点。
例如《一个人最大的幸运,是在人生中途遇见自己的使命》的结尾:
你必须相信,经历过的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你必须相信一些东西——你的勇气、宿命、生活、因缘,随便什么,因为相信这些点滴能够一路连接,会给你带来循从本觉的自信,它使你远离平凡,变得与众不同……强化价值,写文章是为了创造价值,结尾处强化文章价值,所以希望这个对读者有用、有好处的价值。
1.强调文章价值,例如《拥有幸福生活,从扔掉这20件东西开》结尾:
舍弃的越多,不仅不会令你的生活变得糟糕,反而会令你的生活品质,变得越来越好。毕竟需要新陈代谢的,不仅是你的身体,还有你的生活。
2.梳理总结文章重点,例如《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结尾。
1)设定框架。我会先从整体的视角去理解,这个工具跟我目前使用的工具有哪些差别?它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它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诞生的?它的优缺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功能?内在的逻辑和结构是什么?等等。
先对它的整体结构,拥有一个大致的框架。
2)建立系统。
然后,我会拎出它的某一项功能,用它来解决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用它来替代掉旧的解决方式 —— 这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系统。
随后,在日复一日的使用中,熟悉这项功能,直到成为习惯。
3)优化完善。
当这项功能我已经完全掌握了,不需要再主动、刻意地去练习了,我会再拎出一项新的功能,把它增添到(2)里面的系统上,重复它,直到熟练掌握。
简而言之,也就是三步:先建立框架,再设计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最后不断去优化它,直到实现想要的愿景。
制造话题,任何事可能是话题,为了突出话题的侧重,把念头或生活中的某件事写下来,你写话题,千万不要写这个,写那个……否则读者不会看到这个东扯西扯的内容。
1.强调观点,引发站队。怎么让用户更好地明确并支持你的观点?开头的时候提出观点,中间正文的时候支撑观点所需要的内容,结尾的时候再总结出正文的观点。例如在生活中,你们在聊天的时候说出那个好不好,为什么之类的。
2.制造话题,引发讨论。制造话题,引发读者和朋友间的自发讨论,以促进传播。比如微博、知乎这些平台,里头有很多话题,然后引发读者们自由讨论。
3.提出问题,制造参与。结尾抛出一个问题,引发读者互动、思考、回答,提高读者的参与感。例如《缺乏行动力,怎么办?》的结尾。
要让自己变得更积极,更自信,更有激情,很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
是要构建出一个正向的循环,让自己不断感受到「行动-正反馈」的回报,来强化自己。
所以,不妨试着在生活和工作中,每天多利用一些时间,做一些举手之劳、但能给自己带来正反馈的事情。
比如:随手帮别人一个忙,解答别人的困惑;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最简单的,对别人怀以善意,释放一些积极、正面的信号……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在平凡而慵常的生活中,不断地汲取能量。
当你面对挑战的时候,这些能量,就会成为你有力的后备。
上述的结尾技巧,今后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去有意识地观察那些优质文章都是怎么结尾的,当你看到那样一个结尾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考虑它是不是触发了你的某个分享动机,然后你再由己推人,举一反三,多观察、多总结,很快你就知道怎么写一个好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