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与文字的缘分,可追溯到童年时代。我记得小时候睡觉前,总缠着妈妈讲故事。妈妈总会拿起那本厚厚的《格林童话》念给我听。我听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进入梦乡。我仿佛走进了童话的世界,和童话中的人物一起玩耍,一起歌唱。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是多么的无忧无虑,懵懵懂懂,完全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我与文字的缘分,便从那时开始了。
后来,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那时经常会读作文书,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印象最深的一部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读到这行文字时,内心是震撼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些文字在我的内心深处,播下了奋发向上的种子。在未来的很多年,它一直被当做我的座右铭。珍惜生命,认真学习,努力思考,不虚度光阴,实现梦想。仿佛这才是我未来生活的意义。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这时候的文字之于我是指路明灯,引导我一路向前!
中学时代,学业紧张了,读书的时间少了。但我爱上了听广播。记得《北京故事广播》的栏目《读史有学问》《长书天地》,经常会讲一些历史典故,名家名著。午休时间很短,我经常会听着故事小憩一会儿,下午又开始紧张的学习。
可以说那时的听书,给我枯燥的中学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书没有白读,众多名言、典故都被我当做论据。听到的历史故事,加深了我对很多历史事件的理解。我的语文、历史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而这时候的文字,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美好的大学生活就是我向往的前方!
大学时代,心中无限憧憬。这时候周国平老师、张小娴老师的文字,在我的心中荡漾:
“只有质朴的东西才能真正打动心灵”——周国平
“我们爱上的,是一个能拨动我们灵魂那根弦的人”——张小娴
可以说这些充满哲理的文字,让我对人生,对爱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向往!
毕业以后的几年间,与文字的交集变得少了。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是我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感觉每天碌碌无为,虚度光阴。尤其是全职带娃这一年,每天很疲惫,很辛苦。但我的内心是孤寂的,落寞的。甚至有些抑郁和崩溃,我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你曾经的梦想呢?
正如周国平老师说的那样:“内在的孤独无法用任何尘世的快乐消除……作为灵魂,我们必定有更高的来源,更高的快乐才能使我们满足。”
是啊,我仿佛明白了。所以,我又一次和文字相遇了。当我百无聊赖时,它使我感到精神的满足!它能够抚慰我心,排解忧愁。它是治愈伤痛的一味良药。
此刻,我似乎找到了未来的方向,惟愿“我手写我心”,把这份对文字的热爱进行下去!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