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刺董绝不是有勇无谋,刺杀董卓虽然有几分莽撞,却是解除董卓危机的最短路径,彼时的曹操是充满热血的屠龙少年。
事实上,无论演义,还是史实,结束董卓挟天子的都是一场刺杀,只不过实施者是吕布。
作为历史领域的作者,还是要把文字从演义引到史实。历史上的曹操并没有刺杀过董卓,却做出过比刺董更热血的事情。
董卓到达京城时,当即废了皇帝为弘农王,改立献帝刘协,京城登时大乱。
没有人想天生做破坏王,董卓也是,于是他开始物色拉拢能够平定时局的人才,这其中就包括曹操,董卓推荐曹操为骁骑校尉,想和他共谋大计。
然而曹操不齿与如此大奸为伍,改换姓名逃跑了。是的,屠龙少年才成为下一任龙之前便是如此爱憎分明,而且比演义里更加理智。
逃跑的途中被中牟县的亭长发现后扭送县衙,好在有人求情才得以逃脱。演义里说救他的是陈宫,后来还发生了误杀吕伯奢一家的桥段,但至少三国志里没有记载,我也认为年轻时的阿瞒没必要这么刻意的黑。
董卓又杀了太后和弘农王,曹操变卖家产,组织起了一支义军,开启了屠龙之旅。
190年(初平元年),袁术、韩馥、孔侑、袁绍等人同时起兵,公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以奋威将军参与其中。
和演义里差不多,来势汹汹的这帮人聚在一起干的最多的事情可能就是吹牛逼打嘴炮了,都畏惧董卓的势力,害怕折损自己实力,缩在各种驻地不动。
除了曹操。
董卓逼迫皇帝迁都长安,又烧毁了洛阳,曹操引兵西进,准备占据成皋,群雄里只有陈留太守张邈还算有点良心,派人分兵助力阿瞒。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畏生死,视死如归,这是一个真实的曹操,确实如演义里刺杀董卓一样,有着几分莽撞,却,我觉得,这才是曹操最终脱颖而出的真正原因。
可惜现实很骨感,曹操在汴水遭遇董卓部将徐荣,大败,士卒损伤众多,连他本人也被流矢所伤,堂弟曹洪让出坐骑,才让曹操逃脱险境。
曹操返回酸枣,却发现几十万兵马的诸位将军们整天大摆筵宴,曹操厌恶至极。
期间还发生了刘岱趁着酒劲杀了桥瑁,袁绍想要册立幽州牧刘虞做皇帝,还向曹操展示了他偶得的一方玉印。
被曹操鄙视,坚定拒绝了拥护刘虞,从此觉得袁绍这家伙怎么看都有点恶心。
董卓看没人陪自己玩了,便回了长安,袁绍趁机夺了基友韩馥的地盘冀州,这伙计可是和他一起谋划拥立刘虞的密友啊。
所以说,三国历史中比曹操阴险的人多了去了。
曹操因反对董卓而开启了屠龙之旅,却最终也成了龙,这已经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