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交谈以后,R连续四天没有去网吧上网。每天晚自习回到家里,他克制住去网吧通宵上网的欲望,改在家里玩手机,并强制自己在24:00前上床睡觉。R真的有改变的意愿,也尝试去做了。
每天早上来到学校,我就会暗中观察他的脸色,发现他的精神状态比以前有所改观,但他的双眼仍然布满血丝,双眼深陷眼窝。为了更好的了解他在校表现,我向其他学生打听他学习情况,得知他现在不会从上课到下课一直趴在桌上睡,他会听听课,还会做做笔记和作业。同时,我还偷偷叫了几位同学帮助他学习功课,希望他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我一再提到“温暖”这个词,是因为我始终觉得温暖是治疗心病的最合适的良药,温暖是人抗拒寂寞和克服困难的最基本的力量孵化器。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人生有何不可预测的变故,只要还活着,我们就要对世界温暖以待,善意以待。
R需要关心,更需要有原则地引导。我不渴望他能一下子“旧貌换新颜”,能短时间彻底戒掉网瘾,不过对他没有完全放弃学习感到庆幸。我清楚现在他处于一个剧烈的挣扎期,是网瘾和向好的本能的争斗和拉锯。这是一场持久战,改变需要契机,巩固战果需要家校配合用力。不利的的方面是,他父亲在他心里没有威望,父亲的话对他不起什么作用。如果能够帮助父亲在孩子心里重塑威望,如果能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尊敬父亲,换句话说,如果R和他父亲能够修补关系,从而恢复正常的父子关系,果真如此的话。我坚信,帮助R从网瘾中走出来会更有胜算。
为了进一步了解网瘾的形成机制和抑制网瘾的方法,我不得不去阅读专业书籍、查阅网络和向有关专家咨询。我明白,青少年网瘾已成社会问题,今天我会碰到,明天我还有可能会碰到类似学生和现象。不查不知道,一查一大跳,网瘾是精神疾病!从2018年6月20日起起,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并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青少年儿童群体,是游戏成瘾的重灾区,网瘾呈现低龄化、扩大化趋势,预防和治疗网瘾刻不容缓,全社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增强预防、抑制学生网瘾的意识和能力,应该是我们班主任胜任工作的技能包里一项必备技能,否则班主任工作会大打折扣。对R的这几天的好变化,我绝对不会盲目乐观,但是对学生的每次进步,我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
操场交流后的第五天,R坚持了四天不去通宵后,终于控制不住自己了。晚自习过后,他没有回家,直接去了网吧。他父亲当晚没有告诉我,是事后第二天早上,我打电话问孩子为什么没有来上课时才才被告知这个情况。我很奇怪家长的淡定和不紧张。也许是家长对R已经绝望了。我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对R进行有效地帮助,他的人生真的有可能被网瘾毁掉,毁掉的不仅是宝贵青春时光,而且有可能是健康。从这时起,我深刻认识到网瘾真实精神疾病,仅凭我一个人的努力,很难帮助R戒掉网瘾,他需要心理医生介入治疗。
有多少痛,但愿就有多少感悟,就能够带来多少改变。青少年网瘾已成洪水猛兽,我们能够置身事外吗?网瘾毁掉的可能时路人甲,路人乙,也可能就是你我。早一点重视起来,就少一些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