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劳动合同前必问 HR 的 10 个问题,少一个都可能被坑!

粉丝提问。

“入职时谈好月薪1万,发工资时到手只有7000!”

“说好的13薪,年底突然改成,年终奖看表现发放!”

“试用期6个月了,现在还没有给我转正!”

这些真实案例每天都在职场上演,90%的劳动者吃亏,都是因为签合同前没问清关键问题。

今天,是100劳动纠纷问题避坑指南系列文章的第二弹。

我来给大家详细讲讲,签劳动合同前必问HR的10个坑人问题,一定要认真看,别等吃了亏才后悔!

1. 工资到底怎么算?


坑点:很多公司会口头承诺 “年薪 20 万”,但合同里却写 “基本工资 3000 + 绩效”。

法律明确要求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劳动报酬。

实操建议:一定要求公司书面写清薪资结构、发放时间、考核标准,绩效占比太高的话,工资到手多少可就成了玄学,我强烈建议绩效工资占比最好别超 30%。

说好底薪+提成,现在公司不发放提成

2. 试用期到底能多长?

坑点:有些公司签 3 年合同,试用期就设 6 个月,结果干满 5 个月就以不合格为由辞退员工。

法律规定:合同期≥3 年,试用期≤6 个月;要是试用期超期了,超期部分公司得按转正工资赔偿!

比如,签订一年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却约定了 3 个月试用期并已履行,而法定最长试用期为 2 个月,那么超出的 1 个月,单位要以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支付赔偿金,起到了双倍工资的补偿效果。

这个点,应该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吧。赶紧关注我,职场维权不迷路。

3. 社保按什么基数缴?

套路:有些公司会忽悠你 “按最低基数交,到手工资多”。

但稍有有点常识的人都不知道,法律要求必须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目前不是最紧迫的,我建议你保存好流水,离职时再要求公司补缴差额。不过,要注意追缴时间控制在2年内。

4. 工作时间和加班制度是怎样的?

坑点:公司可能口头说不怎么加班,但实际工作中频繁加班,还没有加班费。

我国法律有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44 小时的工时制度。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你要问清楚正常工作时间,加班频率、加班申请流程以及加班费的计算方式,并要求写进合同。白纸黑字,这样才有保障,懂不?

5. 岗位和职责具体是什么?

坑点:面试时说的是核心业务岗,入职后却被安排做边缘工作,与预期不符。

这种情况不多,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让人很膈应,耽误时间不说,还打乱了职业规划。

我的应对策略是要求在合同中清晰描述岗位名称、具体工作职责范围,薪资,避免入职后公司随意变更岗位和职责。

6. 培训和晋升机制如何?

坑点:公司口头承诺有完善的培训和晋升机会,但实际根本没有。

虽然没有明确法律条文规定培训和晋升机制必须写进合同,但它关乎员工职业发展。毕竟没人想一直当螺丝钉吧,学习的机会都没有,那岂不是一直原地踏步?

上进好青年,你这时候要询问公司的培训体系、晋升标准和周期,最好能以书面形式确认,比如在录用通知书或合同附件中体现。

7. 竞业限制条款有吗?具体内容是什么?

陷阱:入职时没提竞业限制,离职时却突然要求遵守,限制员工去同行业其他公司工作。

有法律规定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且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应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如果你没有打算在这家公司待很久的话,那很有必要问清楚是否有竞业限制条款,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以及经济补偿标准.

8. 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是什么?

坑点:公司可能设置一些不合理的合同解除条件,比如员工业绩不达标就无条件辞退。

《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严格规定,如非因员工过错解除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等。

你上网查下公司,比如说企查查,天眼查的,查查看公司有没有劳动纠纷的黑历史,跟HR了解公司提出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情形,以及员工自己提出解除合同的条件和流程。

9. 年假、病假等假期规定是怎样的?

陷阱:公司对年假、病假等假期的规定含糊不清,员工实际享受的权益大打折扣。

法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病假也有相应的医疗期规定。

我们是牛马,我们的假日少,且十分珍贵,所以一定要询问清楚年假、病假、婚假、产假、陪产假等各类假期的天数、请假流程以及薪资发放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10. 公司的规章制度在哪里查看?内容有哪些?

坑点:公司可能以各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来处罚员工,而员工事先并不知情。

法律依据: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你应该要求公司提供规章制度的文本或明确查看途径,仔细阅读,对于不合理的条款及时提出异议。尽管这个涉及到举证责任主要在公司,公司在你临时搬出一套制度来处罚你,扣款,很明显,公司不占理的。

职场纠纷多,专业来定夺。我是在你身边的靠谱律师。

如果你是否也曾遭遇过类似的薪资陷阱?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的朋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的打工人看到,一起守护我们的薪资权益!

如果你在薪资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更详细的法律建议,欢迎私信我们,我们将竭诚为你解答。

上次有个搞文旅项目小李败诉了,她告诉我,她入职时没问清 “项目奖金发放条件”,辛苦加班完成 KPI 后,公司以 “项目未盈利” 拒发奖金。这可真是血淋淋的教训呀!所以合同中必须写明 “奖金计算方式 + 发放触发条件”!

细节真的很重要,一个小问题没问清楚,可能就损失一大笔钱。所以,劳动纠纷一定提前咨询律师。

PS:这是我们《100个劳动纠纷问题避坑指南》的第二篇文章。希望你关注我们的账号。你的关注是我们后续持续更新的动力。

如果对我们的文章有任何建议,欢迎留言。也欢迎愿意把自己的案例分享出来的粉丝与我们联系。


观法劳动律师团队,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劳动争议案件,服务的客户来自腾讯、华为、英伟达、日立、比亚迪等企业


多年来,我们服务数千劳动者,并始终保持专业水准,获得客户肯定,达到70%的老顾客推荐率。


人一辈子可能就遇到一次劳动仲裁,要选就找靠谱的劳动法律师团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