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的概念在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失败的家庭教育大都与边界不清有关。
家庭教育中的边界就是孩子的事情能自己做的父母绝不插手
孩子违反了家庭规章制度的事情父母必须坚决干涉,且在无重大例外时绝不后退
基本守住这两件事情,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所谓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不插手即是尊重孩子的边界,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孩子的能力的培养,亦是对孩子能力的相信。
父母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信任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我在寄宿学校任教 ,有的家长会把床铺让孩子自己铺,有的家长会帮助孩子铺好,前者即培养了孩子的能力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而后者则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而孩子违反了规章制度,家长必须干涉是指不能纵容孩子,守住自己的边界,不让孩子随意的侵犯。孩子知道它人有它人的原则不以自己的意志而改变,也就知道了这世上除了自己还有他人,而他人是需要尊重的,是不能按自己的意志去要求的。这样就培养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以及适环境的能力。
任何时候,无论遇到什么环境,都能让自己尽快的适应。反之,如果孩子在违反家规的时候,家长一味退让,就是守不住自己的边界,就让孩子以为这个世界是他可以为所欲为的。那么以后在别的环境中,就很难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环境,容易知难而退,固执己见,不思进取。
比如孩子在家里的看电视时间,玩手机时间,一旦确定下来了,就必须坚持。让孩子知道规则定下来就是需要遵守的,人要适应规则,而不是让规则来适应人。